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防返贫 谋发展 促振兴 2021年:脱贫后,我们一起向前走
2022-01-03 09:49:03    慈善公益报
2021年度中国慈善公益观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防返贫 谋发展 促振兴
2021年:脱贫后,我们一起向前走


     编者按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个新起点,就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 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的33项衔接政策目前已基本落实,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此外,305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脱贫县工作总体保持稳定,包括第一书记在内的56万多名驻村干部全部完成轮换。
      2021年,面对遭遇灾情、疫情等不利因素,那些遭灾的地方脱贫户返贫风险大不大?当地又是如何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的呢?

互联网大数据检测
扎牢防止返贫的监测网

      2021年以来,陕西省山阳县建立“人盯人+大数据”的防返贫监测机制,群众一旦出现返贫迹象,财政、教育、医疗等部门的信息都能及时在平台上发出预警。而且,农户遇到困难还可以通过公众号随时在平台上自己申报。
      这个平台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比如户家塬镇的杨贤贵在2021年10月16日申报了一个困难,就是想在本地找一个工作。平台接到这一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镇村,由镇村上门核实,核实以后镇村为其在当地找到一个饲养员的工作岗位。”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乡村振兴信息监测中心干部石康邑说。
      “原来也没想过申请保险,曾经宣传过咱也不知道,这政策下来以后报了几万块钱。”陕西商洛市山阳县十里铺街道村民杨治平说。据了解,村民杨治平去年被诊断出左肺恶性肿瘤,除去新农合外,自付部分仍然压力很大。工作人员到他家走访核实后,尽管还要经过几级审核程序,但是让杨治平心里也有了底儿。
      2021年以来,各脱贫地区广泛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在宁夏盐池县,依托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化管理,对所有村民实现了动态监测预警。河南周口今年连续遭受洪涝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其预警机制“大显身手”,全市共因灾纳入监测对象1056户3810人,精准定位后逐村逐户建立监测帮扶台账,及时消除了返贫风险。
      据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重点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帮扶。截至10月底,全国纳入监测对象526万人,其中75%消除了返贫风险,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同时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途径。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力度,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建立健全带贫益贫机制。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脱贫县农民经营净收入增速高于去年同期,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贫困群众脱贫后,产业发展措施还在接着“扶上马,送一程”。比如,在中华慈善总会与万达集团合作的大型“造血式”精准扶贫项目贵州“丹寨万达小镇”、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和每年投入5000万元建立的专项扶贫基金,带动了丹寨20多个产业发展,帮助1.6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为丹寨全县整体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久前,中华慈善总会与万达集团针对“丹寨万达小镇”扶贫项目,专门制定了2021至2025年帮扶丹寨提升人均收入的新计划,万达集团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拨付400万元善款,用于万达丹寨小镇第三期工程建设,继续为丹寨的美丽富饶添砖加瓦。
      临近2021年年底,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南河村村民董虎算了一笔账:“今年种了40多亩马铃薯,刨去成本,统共赚了六、七万元。种马铃薯也不费心,都是机械化作业,平时我还去镇上打工,一年下来也能赚两、三万元。家里还养了2头猪、6只羊,年底卖了还能赚个两万六。”
      一年下来,董虎收入十一、二万元,谁能想到,在2019年,董虎一家才脱贫。致富的转机出现在2020年,这一年,南河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600亩。“村里把小块地合并成大块田,合作社提供机械设备,我扩大了马铃薯种植规模,种地更轻省,赚钱也翻倍。”董虎说。
      据悉,目前,西巩驿镇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约4万亩,占全镇中低产梯田的36.4%,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促增收的产业发展好路。
     同样,在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龙广村的龙广村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实施产业、基础设施、保障等提升工程。在云南,怒江州创新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着力培育“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市场主体,实现对有产业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产业帮扶全覆盖。

消费扶贫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较好衔接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依然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2020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还是2021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等3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均明确要求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
      2021年1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组织召开2021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视频推介会。会上,向全国推介优秀典型案例54个、入围典型案例49个。
      湖北省在此次入选的案例单位中,高校有一所——华中农业大学《发挥农业高校优势 提升消费帮扶实效》入围典型案例。据了解,华农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大力开展消费帮扶。近年来,该校通过开展“五进促销”、举办特色农产品暨“六个一”品牌展销会等举措,组织线上线下联合采购,帮助建始县销售农副产品。截至目前,该校通过各种渠道已累计购买建始县农产品1100余万元,帮销建始县农产品3000余万元。
      安徽省合肥市地铁“消费帮扶专列”项目也入围其中。2021年合肥地铁“消费帮扶”活动在轨道线网上线了13列“消费帮扶专列”,上刊了340块灯箱广告,滚动播放了60个LED视频宣传,打造全方位立体的“消费帮扶”合肥地铁推广矩阵,帮扶地区多达76个县(市、区),共计550家企业600多个优质特色帮扶产品。
      2021年,“以消促产”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初现成效。在推介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表示,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支持龙头企业在19个省、140个县(其中,脱贫县69个)发展优质订单粮食作物500多万亩,带动95万小农户,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021年,脱贫后,我们一起向前走。一幅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的画卷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