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在安康市慈善协会的热心资助下,残疾人作家王庭德的长篇纪实文学《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迎来了第二版的第12次印刷。面对这散发着爱的光芒、善的力量的崭新图书,我终于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结的金钥匙。
王庭德1981年生于旬阳农村,不满一岁时因为高烧而成为肌无力侏儒,身高只有1.16米。他自幼父亲去世、母亲出走他乡,从小伦为孤儿,靠乡亲养大,初中毕业后四处打工。虽然艰难,但他从未放弃学习与写作,2013年在陕西省慈善协会资助下,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自传体长篇纪实文学《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该书由于具有很强的励志作用,深得读者好评,受到省作协、省慈善协会等方面表彰,被列为中国高校精品图书、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和农家书屋馆配图书,他本人也跻身于全省文艺创作“百人计划”。安康市图书馆以他的粉丝为班底,成立"王庭德书友会",面向青少年开展读励志书籍、讲励志故事活动,2018年以来坚持每月在城乡各地举办读书分享会、励志报告会,仅在中小学校就举办“王庭德励志报告会”110场,受众达41000多人。由于公益效果良好,该书自2014年修订再版后,己印刷11次,仍然供不应求。安康市慈善协会为了满足王庭德作公益活动、励志报告的文化需求,拿出善款资助他重印《这个世界无须仰视》1000册,价值25000元。
安康市慈善协会会长崔光华(左)向王庭德(右)捐赠价值25000元的图书1000册
八年来,看着《这个世界无须仰视》那么多的粉丝,以及此书一年一年经久不衰的阅读活动、一批一批热度不减的热心读者,和一次次加印、一拨拨的签名,让我在自己身边仿佛看到了如同名著《平凡的世界》那般的走俏,看到了《白鹿原》那般的热销。无数次面对他那艰难行走的背影、微笑而来的神情,我会把他看成中国版的英雄战士保尔·柯察金,看成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偶像路遥,看成我们这座城市的地标式人物张海迪。
这本书,究竟为什么会长期走红呢?
一是自强的力量。因为自强是一种精神战胜物质、梦想创造未来的神奇力量,王庭德作为一个无助的山乡孤儿,因为自身的自强,才长出了超越躯体的精神高度,长成了让我们仰视的“励志哥”。
二是学习的力量。如果不是自小好学,并用心血和汗水写出了自己都难以料想的长篇纪实文学,王庭德绝不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强者,更不会是因为写作而让众人关注的人生榜样。
三是感恩的力量。如果没有感恩之心,那种煎熬的苦难童年,定会让王庭德扭曲心灵,成为“问题儿童”,而不是少年楷模;如果缺乏感恩之情,那么多的苦难故事,可能会让王庭德因为怨天怨地而把此书写成怨妇的哭诉,而不是如此暖心的温情之书、如此亮净的养心之作。
四是慈善的力量。王庭德那灰暗的童年,是慈悲的爷爷给了他仰望星空的目光,是灵慧的八哥给了他穿透雨雾的亮色。少年岁月,是善良的老师给了他知识的营养,是民警的爱心给了他生还的希望。成年以来,是慈善协会培训了他的生存技能,是慈善人士给予了他的创业机遇、就业平台。试想,如果不是爱心的普照,王庭德咋会走出山村、走到今天,并在安康城里安居乐业?如果不是心有善根、立志从善,他也不会成为励志作家、道德模范、公益达人,并且拥有数以万计的忠实粉丝。正因为有了慈善的力量,他才能用爱心回报社会,因献爱广结善缘,从而拓宽人生之路、拓展成长空间,以侏儒之躯登上了令常人仰视的人生高度。正因为有了慈善的力量,人间才充满公平正义,这个世界才无须仰视。
正因为慈善的力量是自强之力、学习之力、感恩之力的力量源泉,《这个世界无须仰视》才会自带能量,成了助人自强、激人学习、教人感恩的励志书,才有了暖人的光度、迷人的魅力和扣人心弦的吸引力,才成为我们爱不释手的可阅读之书、可收藏之书、可馈赠之书,才成了我们安康长期走红的地方名著。
今天,看到安康市慈善协会为王庭德资助印书的善行义举,听到崔光华会长关于帮其印书是为了“弘扬慈善精神,树立励志榜样,鼓励自立自强,共谱人间大爱的”目的阐释,我完全相信,有了王庭德的自强毅力、学习能力和感恩意识,有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爱心传播,《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还将走红,持续受到热捧。(作者系安康市图书馆馆长 李焕龙)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