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慈善筑迹”暖心亦暖情
2021-12-15 10:23:0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尚洛)天气渐渐转凉,慈善筑迹团队的步伐却不曾停下,他们继续带着热情为一个个家庭送去温暖,他们的付出得到了群众认可与肯定。近日,广东省江门市“慈善筑迹”项目团队收到了新会区睦州镇15岁学生小杨的感谢信。他在信中写道:“我衷心地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感谢社会的支持与鼓励。”

  据了解,在“慈善筑迹”项目改造前,小杨家中的电线铺陈杂乱、残旧,有些线路已经不能使用,有些插座已经烧坏,屋内十分昏暗,即使打开全屋的电灯,效果依然甚微。昏暗的环境、不稳定的光源给小杨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造成眼睛疲劳,甚至导致视力下降,影响身心健康。但由于小杨家境困难,父亲患有精神二级残疾,需要长期服药,无法外出工作,一家六口依靠母亲微薄的工作收入和低保金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虽然小杨的家长一直想为姐弟俩换上更明亮的电灯,方便他们读书写字,可是迫于生活压力,迟迟未能实现。

  为改善小杨的学习生活环境,“慈善筑迹”项目团队结合实际评估情况,帮助小杨家进行电线电路改造,更换烧坏的插座和新的灯管,解决了安全隐患。小杨姐弟俩终于可以在安全明亮的环境下生活学习,过上舒心的生活,不再担心随时的短路断电。

  “以感恩之心传递向善的力量。”就像小杨在感谢信的结尾中写到:“对你们的感谢真是太多太多了……我会努力认真学习,凭借知识改变命运。学到更强的本领,将来为社会、为国家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以回报国家、社会对我的关心与支持。”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该项目主要为长者安装扶手、夜灯、排插、防滑设施、坐便器及冲凉椅等安全设施,全方位多层次提升长者的居家安全系数。为儿童购置必要的生活、学习家具,根据家居环境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此外,在不影响房屋结构及周边居民住宅环境的前提下,更换老化电线、水管、燃气装置、添加雨棚,消除地面高度落差,建立无障碍通道等。本项目的受助对象是江门市户籍的困难长者和困境儿童,优先帮扶以下困难群体。如,60周岁及以上散居特困长者、低保、低收家庭长者;6-16周岁的散居孤儿、低保/低收家庭儿童、困境儿童或留守儿童;60周岁及以上的残障人士,以视力残疾、肢体残疾为主等。

  据悉,“慈善筑迹”——江门市困难家庭家居改善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市区政府部门、社工机构、社区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自2020年3月截止到2021年12月10日,已成功为181户困难群众完成了家居改造。其中,为46户儿童完成空间改造,为70户完成房屋修葺,为57户完成适老化改造,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反响。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