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慈善温暖老人心
2021-11-30 20:51:3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 在西府参加完慈善活动,自驾返程时专门选择了小道,沿路穿行了不少村子,在冬日的阳光中感受着乡村的温暖。

  连续多日天气一直很好,车子里有了暖春的感觉。田里的麦苗亮绿整齐,落叶后的白杨树仍然精神,摘了果子的苹果树洒脱从容。田里看不见劳作的人,窝冬了,辛苦了大半年的农民可以休息了,把田地、庄稼、生长交给了阳光与风雪的际会。街道上也少见人影,偶尔看到有老人孤单单地坐在屋前晒着太阳。阳光从天上倾泻下来,照亮了整齐的楼房,也照亮了鲜红的大窗大门。它像一大池的温水,满满地把整个街道浸泡着。这么想时,觉得那位独享一街阳光的老人,真的有些奢侈。

  小时候的村子,街道没有现在的这么宽,房子都是土坯墙。入冬之后,太阳好的日子,人们都会跑到街上晒暖暖。男人会端个大簸箕,边聊天边剥玉米棒。女人手上永远有做不完的针线活,嘴上也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满街地跑着,老人们则会靠墙坐成一排,或热闹地谝着闲篇,或默然地静享温暖。几十年过去了,农村的房子翻修了几茬,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好,很多人家都有了可以盛满阳光的大院,可以请进阳光的大窗。可惜,人都跑了出去,年轻人一起出门干事创业,孩子们进了城镇里的学校,只把偌大的村子院子房子窗子留给了老人。

  十年前父亲走后,母亲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家有一老如同一小,八十多岁的她虽然还能生活自理,但常会干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事,身边不能离人。我的妹妹退休后就天天陪着她,照顾她的生活,安慰她的精神。她幸福了,五十岁的妹妹却不得不与丈夫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所有的幸福都必须有人支撑和付出,很多老人不愿给家人或组织添麻烦,只好选择了无言的忍耐。想到这些,觉得那个独享一街冬日暖阳的老人,或许心里也有晒不暖的孤寂和清冷。

  大自然四季轮回,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人生却是单程线,人老了就老了,只能更老,直到彻底老去。在这条注定要老去的路上,个人、家庭、社会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几年前,民政系统在全国推广建立幸福园,鼓励有条件的村子,建立老人集中就餐点,让家里没法照顾、孤单无助的老人,到就餐点上吃饭,每天中午一顿,几乎免费。这样的善举,不仅为家庭解了后顾之忧,也能让老人走出家门,在集体中感受温暖。从今年开始,全面创建“慈善幸福家园”,重点关爱孤独老人。一个月前,我们到陕西榆林参观了多个“慈善幸福家园”,看到有村子已经把七十岁以上的孤单老人集中起来,让他们吃住在一起,参加各种集体的文娱活动。那一天,陕北的阳光特别灿烂,看着一群幸福的老人坐在一起晒太阳,感觉他们比扎堆的火烈鸟还要幸福。

  一边是老人的孤独、一边是家人的负担,一边是大量宅居资源的浪费、一边是助老服务的不足。发展起来的社会,如何照顾老人成了一道世界性试题,引导着各方都在尝试解答。人老了就怕孤独,想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心在一起,扎堆晒太阳,就是一件温暖的事。

  (作者为陕西省慈善协会专员 李亚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