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庄河义工古道热肠 守望相助帮邻里
2021-08-30 08:48:4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刘永斌 本报记者 张迎迎)尹桂英、曲文华义务照顾残疾夫妇20年;王淑美“他家日子过不下去了,能帮就帮吧”……在爱心如潮的辽宁庄河义工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义工与众不同。他们长年如一日,无私无偿照顾生活困难的邻居,让邻居有了依靠,看到希望。他们古道热肠,如墙角的苔花悄然绽放,默默散发着人性的善与美,虽不鲜艳夺目却动人心弦。

一到饭点,两口子扒窗户盼我来

  今年60岁的李凤英,是桂云花乡岭东村坡子屯的村民组长,也是庄河义工队伍中的一员。她所在的坡子屯共有40户160多人,李凤英是坡子屯的顶梁柱,也是家里的顶梁柱。21年前,丈夫出了车祸,留下了后遗症,只能干些简单的体力活,家里家外都得李凤英操心。她家有两个蓝莓大棚,还有10多亩陆地蓝莓,收入还不错。

  李凤英家后院邻居两口子都也是60多岁,6年前,妻子得了乳腺癌,如今已进入晚期。2018年冬天的时候,他家男人掉进沟里,把腿摔断了。两人因病做不了饭,从那时候起,李凤英几乎天天给他俩送饭吃。去年,这家男人又做了股骨头手术,更是什么也干不了。一到饭点儿,邻居两口子坐在炕上扒着窗户往李凤英家望,“我这人心软,你说不送饭怎么办?我就是自己吃不上,也得让他俩吃上,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和依赖啊。”

  有人问李凤英,你自己岁数也不小了,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怎么能坚持每天送饭?李凤英说,再累再难,我起码能动,比他俩强。李凤英家两个女儿都在大连,也很支持她。2021年春节,大女儿给邻居家送了500元,二女儿送了大米。李凤英说,她没想过能照顾两位邻居多久,照顾一天算一天,亲帮亲、邻帮邻,尽力去做吧。

同情邻居,不能看着他俩饿肚子

  8月13日上午,义工王吉辉和老伴在家忙着包包子,小萝卜菜馅的。俩人特意多包了些,要送给一位邻居家。这是多少次给邻居家送饭了?王吉辉说,次数多的都记不清了。

  王吉辉今年68岁,家住兴达街道一片民房区,已退休多年。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在默默帮助一个残疾人家庭。这家男主人60多岁,双手残疾。两家距离50多米远,但心与心的距离却近在咫尺。10多年前,同住的亲属先后搬离,一直单身的男主人结婚了,生活起居有人照料,虽然过得清贫,但也有滋有味。看邻居可怜,多年来,王吉辉经常给他家送东西。邻居夫妻的人品好,也让王吉辉感觉,帮得心甘情愿,有价值。

  2020年春天,邻居家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妻子患上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更别提照顾老伴了。从此,王吉辉和其他邻居们主动承担起夫妇俩的吃饭问题。王吉辉隔三岔五的不是去他家做饭,就是在家做好送过去。王吉辉也不算年轻了,给邻居夫妻管饭,是一个挺重的负担,但他说,要一直坚持下去,并得到了老伴的大力支持。“我不能看着他俩饿肚子,尽力而为吧。我这么做,不图名也不图利,就是可怜他们。”朴实话语的背后,是一颗如金子般可贵的慈爱之心。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优秀义工用无私大爱为邻居撑起一片天,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收获发自心底的快乐,也为人们树立了标杆与榜样。守望相助,亲如一家,这才是邻里之间该有的样子。有了邻里的和谐相处,何愁社会的幸福安宁?就像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