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密织疫情防控网
2021-08-18 10:00:31    慈善公益报

内查隐患堵漏洞 外防输入严把关

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密织疫情防控网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 通讯员 隋进凯 董艳红)进入8月,受德尔塔变异毒株影响,防疫压力增大。山东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多次传达市委、市政府及市民政局有关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压实责任,狠抓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无漏洞,服务水平有提升。



图为威海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在发药点免费邮寄药品
 

  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是今年1月29日整合威海市救助管理站、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成立的。成立以来,该中心严格落实各级会议精神,内查隐患堵漏洞,外防输入严把关,从严从实密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

  经威海市慈善总会多次申请,2015年9月,中华慈善总会在威海市慈善总会设立发药点,使威海及其周边原本需要到济南、青岛取药的300余名重症患者,可以就近到威海发药点免费领取援助药品。

  如果因疫情影响暂停发药,这些重症患者就需要自己购买,将极大地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如果正常发药,就会增加发药点工作人员及取药患者感染疫情的风险。威海市慈善办工作人员本着“特事特办”原则,在征得中华慈善总会同意的情况下,制订《关于中慈药品援助项目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调整方案》,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前通知到每个患者,要求大家对照执行。8月份起,该发药点开始为16名患者提供免费寄药上门服务。今年1月至7月份,威海市发药点共发放免费药品1250人次,药品价值2039.73万元。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新冠肺炎在救助站发生、流行,威海市救助管理站采取以下措施,保障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工作秩序。

  外防输入,严格管控入站人员。管理站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在大门口处设置了“入站缓冲区”,体温正常且无疫区接触史的人员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救助大厅。经甄别需办理入站临时居住的,安排进行核酸检测。新入站人员实行单人单间隔离观察制度,每日检测3次体温,待核酸检测结果正常后转入普通救助区,坚决将传染源拒之门外。同时,内防反弹,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措施。做好站内卫生防疫,加强食品、饮水、用药等安全管理,对滞站人员每日分早中晚进行3次体温检测,监测站内受助人员的体温状况,做好测温记录。此外,加强街面巡查,筑牢防控屏障。每天安排街面救助巡查组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第一时间分发口罩、检测体温,积极劝导流浪人员到站接受救助,做到应救尽救,防止疫情发生扩散。

  受疫情影响,为确保工作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安全,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威救你”平台交流会,由原定8月上旬在各区市现场开展,改为线上进行。

  今年以来,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依托“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打造“一站式”便捷服务模式,实现一个平台、一库取单,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键核对、一卡发放,实现救助信息精准核实,救助对象精准认定,确保兜准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普及“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操作使用知识。以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定期前往各区市举办培训班,使参训人员熟练掌握核新系统主要功能。现在,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取消了到各区市举办培训班现场培训的方式,改为视频会议方式进行培训,问题处置则用远程协助方式开展。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已与文登、荣成进行了座谈,累计参与人员19人次,解答系统操作问题12个,收集建议30余条。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