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辽宁丹东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
2021-04-26 07:37:54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早高峰时在交通繁忙路口协勤、不定期擦拭江边及站前广场护栏、清明节代扫烈士墓、秋天帮助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收割玉米……近年来,志愿服务已在辽宁省丹东市慈善总会各义工站形成常态。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作为“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市,辽宁省丹东市的慈善公益活动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与总会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各义工站党员起到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密不可分。

疫情面前 从容应对

  市慈善总会党支部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无论在日常募集慈善资金、救助困难群众、支援公益活动中,还是在不期而遇的重大突发情况面前,都能够做到全力以赴从容应对。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总会党支部临危不乱,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党员们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投入到抗疫中。按照市防控疫情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支部书记夏仁波抓紧做好预案,大年初二就与党员们一同上岗工作,制订捐赠方案,加班加点接收款物。直到疫情总体得到控制,大家双休日基本上没有休息。

  “当时餐饮店不开门,中午没地方吃饭,就去超市买方便面和面包充饥。因工作中接触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两名党员还先后被隔离5天。”丹东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全体党员共同努力及志愿者援助,截至6月末,市慈善总会累计接收捐赠款物总额1261.59万元,其中资金887.44万元,主要提供给市防指采购防控物资使用,为丹东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保障。

慈善救助 尽心尽力

  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慈善情暖万家”活动,是丹东市慈善总会一个救助困难群众的品牌项目,到今年,已在丹东市连续开展了14年。

  每次活动开展前,工作人员都悉心接收省慈善总会发放的米面油,配套市慈善总会的物资,搬运、清点、存放都有条不紊。今年省慈善总会运面粉的集装箱车到丹东时,由于途中耽搁,总会提前预订的装卸工已去别处干活儿,一时无法赶到,而车又不等人,负责接货的总会年轻党员李洋和张磊磊,当机立断自己动手,两人连拖带搬,硬是耗费两个多小时,将每袋30公斤,总计66袋多的面粉送入存放点。长舒一口气后才发现,手上已磨起了水泡,腿也累得直打晃,两人却都为能按时收货而感到欣慰。

  今年清明节期间,818义工站志愿者在站长花建东组织带领下,从4月1日到5日都没闲着,开展并参加了“我替志愿军烈士亲属去扫墓”致敬最可爱的人、“清明祭英烈 共筑中华魂”纪念抗美援朝烈士、花园和九龙公墓的文明祭祀劝导、鲜花换烧纸等活动。尽管顶风冒雨忙忙碌碌,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

  花建东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更难的是一群人一起一直做好事。”此语道出了做公益的真谛。丹东市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正是由众多爱心人士在党旗引领下,弘扬人道博爱精神,凝心聚力播撒大爱,让众多困难群众受益,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