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挖夯村之前的‘羊肠红泥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胜利村之前一入夜就黑漆漆的村道,都装上了太阳能智能路灯;瓦姑录村的梨园旁,梨膏加工厂正在加速建设。”这些南海慈善会助力脱贫的小美好,在四川凉山州甘洛县闪闪发光……富民产业让他们鼓起了钱袋子,大山里的孩子在冬天能喝上干净热水,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富民产业 帮村民鼓起钱袋子
不久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慈善会收到了来自凉山州甘洛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感谢状,对区慈善会弘扬大爱,为脱贫攻坚事业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如今,南海对口帮扶的凉山州北三县已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户在南海慈善的帮扶下开启了新生活。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2019年,在广东(佛山)扶贫协作援助资金和南海残联,以及南海慈善会筹集的帮扶资金下,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致富带头人曾德钧负责养殖、销售生态鸡,25户贫困残疾人则享受“入股”分红。如今,该合作社已实现年出栏10万羽,年经济效益达40余万元,成为广东(佛山)东西部扶贫协作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
在食用菌种合作社内,由南海社会力量捐款修建的羊肚菌烘干机,让甘洛的美味销往全国各地。从2015年成立时仅有7名成员,如今发展到100余名,其中包括29名脱贫户。
同样是养殖产业,瓦扎拖养殖专业合作社让蛋鸡生出“致富蛋”。在占地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生态蛋鸡厂里,3.2万羽蛋鸡日均产蛋3万枚,全部销往县内学校等处,不愁没有销路。
几个月前,在南海社会力量帮助下,该合作社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全机械化养殖场,未来可容纳8万羽蛋鸡,从喂养到取蛋都将实现自动化。
助学服务 温暖凉山贫困学子
此前,由于学校缺乏热水设备,对于甘洛县的学生来说,“冬天喝热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2019年,南海慈善会发起“我为凉山孩子添健康热水”慈善项目,共支出490998元帮助喜德、越西、甘洛三县的18所小学安装39台热水器,惠及9000多名师生。
如今,在南海爱心单位、企业、人士的帮助下,孩子们都能喝上放心、干净的热水。
此外,由广东佛山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的甘洛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让14136名学生足不出县就能感受科技的魅力,直观了解佛山、凉山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给孩子们讲好携手奔康、脱贫故事。
据悉,自2016年以来,在南海区民政局指导下,南海区慈善会主动作为,广泛链接各界资源,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支持脱贫攻坚,搭建多样化帮扶渠道,活用慈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共帮扶6157.07万元。其中,用于省外帮扶(含冠名基金、定向捐赠)共3428.65万元,用于省内帮扶(含冠名基金、定向捐赠)共1035.13万元,划拨至各镇街统筹用于省内外帮扶共1693.29万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