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馨 通讯员 闫占廷)春分时节,柳枝吐芽,麦苗拔节,田野里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近日,《慈善公益报》记者跟随河南省宁陵县张弓镇国土资源所所长牛在尚走进建在该镇尖庙村的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一探当地百姓依靠引进羊肚菌谱写出的“脱贫致富经”。
记者了解到,尖庙村种植羊肚菌是近3年才开始的“新鲜事儿”,在致富带头人康亚楠试种成功后,村里就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乡亲们大规模发展特色种植。
在一座羊肚菌种植大棚里,只见一朵朵“小伞”正沐浴着温暖的春光,盛开在平整湿润的菌田中。象牙白的菌柄配上棕褐色的菌盖,鲜嫩肥厚,让人喜爱不已。菌农们正穿梭在大棚里采摘,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别看这羊肚菌小,价值可大呢。”在种植大棚里,康亚楠一边采摘羊肚菌,一边难掩内心喜悦地介绍说:“这批羊肚菌预计亩产量能有2000余斤。”
正在忙着采摘的工人刘艳花介绍,羊肚菌种植基地占用了她家的土地,就吸纳她进来打工。“我现在有了双份收入,土地出让有租金,一亩地给800元,打工有工资,一天领取60元。土地流转就是好!”
致富带头人康亚楠2018年尝试种植羊肚菌。从建棚到种菌,从管理到销售,经过一年的实践,康亚楠经历了真正的“土里刨金”的生活。一开始总是艰难的,可是奋斗的果实却是甘甜的。2018年第一年种植羊肚菌,3个大棚约10亩地,除去菌种、管理、工人等各项开支,亩均纯收益约3万元。拿着首次创业的果实,康亚楠激动得热泪盈眶。
2019年,他就开始了自己育种,不再从外地购买羊肚菌种。看到康亚楠靠种植羊肚菌鼓起了腰包,乡亲们也积极参与。康亚楠不但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还主动帮他们选地、建棚,免费传授种植技术,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羊肚菌种植大棚45亩。
“这是今年头茬的羊肚菌种,已经收获了1000公斤,目前鲜菌市场价每公斤100元,如果烘干后能卖到每公斤1160元。”康亚楠介绍,一季羊肚菌能收获三茬,亩均收入约3万元。羊肚菌收获后大棚还可以种植一茬西瓜、两茬辣椒,每亩地又能收入一两万元,累计全年每亩地能收入4、5万元。
“为了引导村民科学种植,我们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对菇农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在种植和采摘的过程中,我们雇佣贫困户来干活,可以安置150个岗位,一人一天发放60元工资。”康亚楠告诉记者。
每年三月,羊肚菌成熟后,种植农户们开始忙着采摘。他们可以在地头直接卖鲜菇,让人家上门收购,每市斤卖到80元。也可以经过烘干包装后,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干菇600元一市斤,一棚羊肚菌轻轻松松收入40余万元,种植基地年收益可达360多万元,真是从土里‘刨’出金子来!”康亚楠一脸兴奋地说。
“下一步,我们要将羊肚菌种植从一个村推广到整个镇,计划流转土地500亩,进行规模化种植。届时我们将统一经营管理,拓宽销售市场,让羊肚菌特色种植成为我们的支柱产业,努力达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张弓镇党委书记李红旗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