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更美 农民更富裕
四川省委一号文件精细绘制四川乡村振兴蓝图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三农”问题,历来被政府重视。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到“地方一号文件”,“三农”问题都是其重中之重。近日,2021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细化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改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四川乡村振兴绘制了一幅精细蓝图。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过去几年,我们以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为着力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面貌焕然一新。”在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毛业雄以一组数据佐证上述结论:截至去年底,全省92%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58.4%以上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达到98%,行政村基本配备专职保洁员。
为让农村更美丽宜居,《意见》对四川农村的人居环境规定了一个5年目标,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和农村“厕所革命”重点县项目,分类有序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到2025年力争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全覆盖、村民小组专职保洁员全覆盖。
此外,《意见》还提出,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乡政府驻地和被撤并乡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持续开展水美新村建设。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加大农村危旧房屋排查和改造力度,按时完成改造任务。加大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推行农村住房建设全过程管理,推进“数字农房”建设,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和乡村宜居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提出,年内四川省将启动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行动,从规划编制到5G网络、再到垃圾分类都有提到。
产业更兴旺 农民更富裕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四川农村如何实现产业更兴旺、农民更富裕,《意见》给出答案:抓好现代农业“10+3”园区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以此为载体推动构建“10+3”现代农业体系,取得了很好成效。此次《意见》提出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到2025年,创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0个以上、市县级园区3000个以上。
既要产业大兴旺,也要农户鼓腰包。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牵引作用。《意见》对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出了系统安排,要求按部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面规范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赋予市场主体资格,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
在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方面,《意见》提出,2021年,四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95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700亿斤以上,生猪出栏量稳定在5800万头左右,全省农民收入平均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和全国农民收入平均增幅,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