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苏州相城:引“社会活水”润“幸福民生”
2021-03-17 10:16:3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熊熊 本报记者 杜超)“十三五”时期,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民政局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建立,培育引导整合社会资源力量,用社会资源的“活水”浇灌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民政事业“公益森林”。

  2020年10月,相城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成为苏州市唯一的试点单位。当年12月下旬,举行了服务类社会救助项目的主题推介会,吸引了20余家专业社会组织现场对接项目,以渭塘镇“善爱益家”运营模式为“蓝本”的镇级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手册同步发布。据渭塘镇副镇长杨子青介绍,“善爱益家”是相城区首个政、社、企多方参与、多方联动、协同共治的镇级民政综合服务平台,内设公益银行存兑中心、爱心惠民服务中心、帮扶成果展示中心、帮扶项目研发中心、“创益+发展”中心、临时救助中心、公益资源链接中心、心理援助中心等“八个中心”,目前全部由专业社会组织运营管理,主要为辖区内困难群体解难纾困,实施精准多元帮扶

  据了解,自服务平台启用以来,渭塘镇充分发挥“善爱益家”功能作用,精准开展爱心义卖、爱心义诊、青少年微心愿、心理主题讲座等帮扶活动52次。

  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社区类社会组织是回应当前社会服务需求的重要工具。从2017年开始,相城区按照“区镇打包、社区落地,集中采购、统一规范”的总体要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分批次推动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试点,吸引了30多家专业社会组织入驻城乡社区,提供基础、增能、治理3大类专业服务。截至2020年,相城区登记社会组织300家,备案社会组织1054家;持证社工总数达842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户籍人口比为1.8‰,万人持证率为9.35%,城市社区三社联动覆盖率达100%。“社会组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发动居民,引导他们建设幸福家园”,相城区民政局副局长朱建勇说。

  为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2020年,依据《相城区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建设运营实施方案(试行)》,相城区民政局根据老年人家庭养老服务需求,优选7家优质养老服务机构,打包起居照料、精神陪护、应急处置、个人卫生等夜间养老服务内容,并送“货”上门,以解决老年人夜间照护问题。目前已有192位相城老年人签约并享受具备“类机构”照护功能床位的夜间照护优质服务。

  家住相城区玉成家园的高龄独居老人沈小妹,三年前因“脑梗死”后遗症长期卧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由两个儿子轮流照护。从去年6月开始,苏州互联金秋的护理员徐林芬每天按照“量身定制”的夜间照护计划,上门为沈小妹提供穿脱衣服、整理床铺、洗澡擦身、起夜如厕等一系列贴心服务。沈小妹的儿子说:“现在母亲夜里睡得很安稳,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多了。”

  目前,相城全区运营养老机构8家,共有养老床位4908张,其中机构养老床位1995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44.8张,镇(街道)“居家福”智慧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相城区将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鉴和引入优质养老服务资源,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快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让11万相城老人的晚年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