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怀念为救赵一曼牺牲的爷爷董宪勋
2021-01-26 19:34:4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 提起赵一曼,大家都不陌生,这位不负巾帼志,热血沃中华的的抗日女英雄曾“双枪白马战敌寇”,在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上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她受伤被捕,受尽酷刑,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还有人不顾恶劣环境和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苦心谋划对她进行营救,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个人就是我的本家爷爷——董宪勋。

  我的老家在有着“玫瑰之乡”“阿胶之乡”美誉的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柳滩村。全村有近2000人,泰西董氏祠堂就座落在村子的中央,里面供奉着历代董氏祖先及董氏名人。为营救抗联民族女英雄赵一曼而牺牲的我的本家爷爷董宪勋烈士的“牌位”也位列其中。

  2020年10月14日,为寻找烈士们成长的足迹,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节目录制组11人辗转来到我的老家,对当年营救抗联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董宪勋,以及参与营救的董元策、董传史、董广政的后人进行寻访。作为一名正在服役的空军军官,当时我正休探亲假,回老家看望在此居住的大爷大娘,正好有幸见证了这一寻访活动,并意外得知,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读到的《赵一曼》,文中提到的为救赵一曼而英勇牺牲的伪警察董宪勋,竟然就是我老家泰西董氏家族血脉相连的本家爷爷。

  英雄就在身边,这让我震撼不已。

  赵一曼烈士是东北抗联的民族女英雄,她的英雄事迹妇孺皆知,而为营救赵一曼烈士壮烈牺牲的我的本家爷爷董宪勋却少有耳闻。据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节目录制组的人员介绍,1934年,赵一曼担任珠河(现尚志市)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1935年她又兼任东北人民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十一团政委,当年11月,在珠河与敌人作战中左腿负伤,不幸被捕。11月27日被押解到哈尔滨,拘禁在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地下室拘留所内(现哈尔滨民益街南岗少年宫址)。

  起初敌人并不知道被捕的女战士就是“红枪白马”神枪手赵一曼,但狡猾的敌人从她一身傲骨且懂俄语分析,她绝非是等闲之辈,于是决定先保住她性命日后再审。12月13日晚,敌人将赵一曼押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病房(现哈医大感染科门诊),边治疗边审讯。为防备赵一曼逃走,伪哈尔滨警察厅派警士董宪勋等3人轮流监视治疗,除医护人员外,不准任何人靠近。

  时年当伪警察的董宪勋27岁,因家庭生活贫困,1935年从老家闯关东来到哈尔滨,投奔远房叔叔董传史(我的本家太爷爷)谋求生路,为糊口经人介绍不得已干上伪警察差事。当时,本家太爷爷董传史家就住在太平桥西马路的贫民区(现哈工大院内)。

  董宪勋开始并不了解赵一曼,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他觉得赵一曼并不像上司说的那么可怕,看到她在敌人的酷刑折磨下面不改色,宁死不屈,反而觉得她平易近人,很有学问,令人敬佩和敬重。此时,躺在病榻上的赵一曼也在观察周围的人,她发现董宪勋对她不像其他伪警察那样凶狠,便开始主动和他唠家常,询问他的家庭和生活情况,宣传革命的道理。董宪勋值夜班时,赵一曼向他讲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并把这些事写在包药的纸上,让董宪勋带回家看,激发他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心。

  数月过后,董宪勋受赵一曼教育、影响,思想慢慢发生了变化,逐渐由同情变成敬佩。在此期间,敌人对赵一曼非常凶残,经常是一边治疗一边毒打,旧伤未去新伤又来,令人惨不忍睹。董宪勋愤慨万分,遂萌生救赵一曼脱离苦海的念头。这期间,赵一曼也做通了女护士韩勇义的工作,只是在寻找逃走机会。

  1936年6月上旬,董宪勋听说南岗的警察7月有调动的消息。他想如果自己被调走,就没有救赵一曼出狱的机会了。于是,他将此消息告诉给赵一曼,赵一曼听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立即把董宪勋和韩勇义两人互相介绍,共同商量逃跑事宜。6月24日夜,经赵一曼、董宪勋和韩勇义再次密议,决定于6月28日夜间逃往宾县抗日游击区,董宪勋和韩勇义表示,跟随赵一曼去游击区参加抗日斗争。因赵一曼腿伤未愈不能走路,出租汽车又不去外县,董宪勋在道外五道街轿房定做了一顶小轿,还雇了5名轿夫。由于怕人手不够用,他又找到了刚从山东老家来的堂侄董广政帮忙,共同参加营救行动。

  6月28日,董宪勋值夜班。到了晚上9时天降大雨,他雇了一辆白俄司机开的出租汽车,先去道外把小轿和轿夫拉到文庙附近屠宰场后边等候,又带侄子董广政坐汽车赶到医院,在韩勇义帮助下把赵一曼背出病房坐上汽车,在董宪勋警察身份掩护下,顺利的离开了医院。赵一曼在屠宰场后边换乘小轿后,众人冒雨簇拥着小轿,沿现哈同(哈尔滨—同江)公路老道,离开了哈尔滨。

  大雨磅礴,泥泞的乡间土路上一片漆黑。他们冒雨走到阿什河边时,见“万缘桥”已被洪水冲塌,经商议决定趟水过河。齐腰深的河水湍流不息,一行人被冲得东倒西歪,险些被洪水冲散。上岸后经恒西屯直奔金家窝棚(现老哈同公路金家)。他们在泥泞不堪的乡间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宿,天亮时才来到金家窝棚董宪勋远支爷爷董元策家。董宪勋把董广政和轿夫打发走后,请董元策帮忙找马车拉三人去抗日游击区。董元策深明大义,支持董宪勋弃暗投明。他立即找到同村好友二老板子(赶车人)魏玉恒,求他套车送三位客人去蜚克图的王永汉屯。魏玉恒看出“客人”是投奔赵尚志抗日队伍的,虽然心有疑虑,但还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董元策怕被外人看见,白天没敢让他们出门。下半夜魏玉恒套上三马铁轱辘车,拉赵一曼三人上路。董元策把一筐干粮和几十个熟鸡蛋放在车上,嘱咐他们路上吃。

  6月29日一大早,敌人突然发现赵一曼逃走,连看守的警察也不见了踪影,立即开始全城大搜捕。他们找到送赵一曼的白俄出租车司机和轿夫,经审讯掌握了赵一曼的逃跑路线,立即乘汽车追赶。6月30日早晨,当魏玉恒赶车走到小李庄时,被骑马的敌人追上。此时,他们距抗日游击区仅剩20里地。当追赶的敌人接近时,赵一曼对董宪勋和韩勇义说:“别怕,就说是我把你们骗出来的”,又对魏玉恒说:“你就说是我花钱把你雇来的”。赵一曼、董宪勋和韩勇义落入魔掌,被敌人押回哈尔滨。魏玉恒被日本警察打了几个大嘴巴子,被当场释放回家。

  回到哈尔滨后,敌人对赵一曼、董宪勋、韩勇义等分别进行残酷刑讯,董宪勋因受刑过重死于狱中。8月2日,赵一曼被枪杀于珠河小北门外。韩勇义受酷刑折磨后被判重刑。董宪勋牺牲后因无嗣,加上当时条件所限连张照片都没留下来。

  建国后,董宪勋的英勇事迹陈列于东北烈士纪念馆,还被写进《碧血英魂:赵一曼传》和《赵一曼传》等书中,成为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赵一曼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而营救赵一曼的我的本家爷爷董宪勋同样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其英雄壮举足以令我们后人为之敬仰和骄傲。

  毛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在我的心目中,我的爷爷董宪勋就是一个为人民而死的人,就是英雄。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作为泰西董氏家族的一员,本家爷爷董宪勋的先进事迹成为我前行路上最好的教科书,并时时激励鼓舞着我,立足军营,爱岗敬业,以一流的忠诚一流的业绩报效祖国,做人民幸福生活的“负重人”。

  (作者系空军某部排长  董梁)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