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南昌近五万脱贫群众过上好日子
2021-01-13 15:16:14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杰)01月10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扶贫办、南昌市人民政府召开“决战脱贫攻坚 江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成就巡礼”系列发布会南昌专场发布会,介绍脱贫攻坚相关情况。截至目前,南昌按现行标准下47192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收入从2015年底4102元增至2020年底14134元,连续五年年均增幅28.6%;8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

  据介绍,南昌80个贫困村高标准退出,4.7万贫困群众脱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实现了从“吃穿发愁”到“衣食无忧”的转变。截至目前,“十三五”80个省市级贫困村(63个省级贫困村、17个市级贫困村)2018年底实现高质量退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全面保障、基本医疗全面覆盖、住房和饮水安全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5年底4102元增至2020年底14134元,连续五年年均增幅28.6%,远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现行标准下47192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脱贫攻坚战中,南昌建立了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带头挂村包户制度,安排“四套”班子所有市领导结对帮扶贫困村,5101名市县乡三级驻村干部进驻贫困村,106个市直(企业)单位建立了帮扶联系点,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攻坚局面。

  南昌市贫困群众斩断了“贫穷根”,种下了“摇钱树”,实现了从“脱贫无门”到“致富有方”的转变。一方面,通过培养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强化产品利益联结机制,以项目建设、企业带动、能人带头,为贫困村、贫困户种下了“摇钱树”。截至目前,全市1297家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参与产业扶贫,带动影响9438户、21726人,带动贫困户稳定就业2632人,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所有脱贫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

  另一方面,念好就业“增收经”。5年来,通过开设公益性岗位、创办扶贫车间、开展专场招聘、实施技能培训、落实小额信贷政策等,牢牢筑起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安全堤坝”。

  2017年以来,南昌共资助贫困学生27325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012.07万元。此外,实施农村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健康扶贫筑起了“四道保障线”,贫困人口住院最终实际报销补偿比例达90%,实现了贫困群众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通过提高补助标准、推进“交钥匙”工程、发动社会捐建等措施,2016年以来,一批无房贫困群众住上了新房,4018户贫困户危房经改造彻底变了样。5年来,实施了40个万人集中供水工程、170个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和3585个分散式供水自然村建设,安全饮水水质检测评定全覆盖。2020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至每月53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至每月690元,分别高出全省标准60元、75元。同时,2020年为贫困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36443人次。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