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馨 通讯员 陈平常 易志云)“你好,我们是县民政局的,请问你家有几口人?家里存在什么困难?近年来得到政府哪些照顾?你们村里的扶贫户是如何确定的……”日前,湖南省邵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邵阳县岩口铺镇金水村特困户陈付元家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对照帮扶台账仔细核对他家情况。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邵阳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境内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4亩,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规模大。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制度安排,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后一道基石。今年以来,邵阳县民政局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大社会救助扶贫力度,同时坚持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活动,每年投入兜底扶贫资金数千万元。与此同时,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制度,稳步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
据了解,早在2018年10月,邵阳县出台的《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明确:将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对象单人纳入低保范围,由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扩大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这一政策,比民政部明确要求开展低收入家庭“单人保”的规定,出台时间早了近一年半。与此同时,邵阳县进一步细化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分类保障标准;完善了家庭收入核算标准和范围;建立起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落实好低保“渐退期”机制。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大量的脱贫监测户、贫困边缘户等困难群体出现返贫迹象。为全面遏制返贫苗头,在县级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前提下,县里仍挤出资金再次加大了救助力度,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优化临时救助申请审批程序,建立临时救助主动发现制度,针对突发性、紧迫性困难群众,化被动为主动。对因疫情影响造成困难程度加大的群众,采取先行救助,随后补充资料的办法,加快临时救助时效,提升临时救助额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建立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确保做到“应救尽救、救助及时”。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301.5万元,累计救助14405人次,人均救助标准达903.5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