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上海市为基层社区配备防疫爱心应急箱
2020-03-11 00:15:19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近日,上海市社区防疫爱心应急箱项目在徐汇龙华街道邻里汇正式启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向该项目捐资400余万元,并多方联系购置所需物资,最终促成含九种防疫用品的“爱心应急箱”落地申城6088个基层社区居(村)委会,助力社区一线人员防护保障。市慈善捐赠统筹工作小组负责人、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华、副理事长施南昌,徐汇区民政局局长黄琴等参加了项目启动仪式。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慈善捐赠款物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的指示精神,上海市民政局和市审计局联合制定下发了《本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慈善捐赠管理办法》,并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内建立了专门的捐赠统筹机制,规范公开募捐,规范使用捐赠款物,强化信息公开,加强审计监督。近期,捐赠统筹机制根据本市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排摸防控需求,设计了一批助力社区抗疫的项目。

  自疫情暴发以来,上海爱心涌动,目前全市捐赠款物已达12亿元,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为代表的一批慈善组织,从除夕开始一直忙碌于募助一线,为爱架桥。

  为了做好支援武汉一线和上海本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市慈善基金会1月24日成立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项行动”,设立了10个专门的工作小组。同时,开出多个线上和线下募捐平台,鼓励市民奉献爱心。为了让捐赠方和受助方直接对接、精准帮扶,市慈善基金会还通过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发布“新冠肺炎物资公益平台”,构建全国各省市“需求清单一张表”,捐给谁、捐什么、捐到哪儿、什么时间捐,一目了然。

  疫情期间,在得知湖北各地医疗机构面临呼吸机等设备短缺的情况后,市慈善基金会第一时间通过上海医药集团,采购了1300台呼吸机和1500台心电监护仪,并迅速安排该批医疗设备运往抗疫一线,捐赠给湖北各地的医疗机构,帮助前线的医护人员救治更多的患者。

  为助力湖北疫情防控工作,上海累计派出9个批次、共164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驰援武汉。他们在一线用生命与病毒顽强对抗的同时,也牵动着无数上海人的爱心。为加强上海援鄂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通过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为上海援鄂医护人员配备了爱心药箱,每个爱心药箱含药品14种,用于保障援鄂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

  发热门诊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病例早期筛查、报告、诊断及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60%以上是在发热门诊直接诊查后确诊的。然而,在上海市117家发热门诊中,仅部分发热门诊配置了专属CT设备,其余发热门诊无法完全实现检验检查“不出门”,增加了发热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也难以保证其他患者的就医安全。针对这一现状,市慈善基金会和市红十字会根据全市发热门诊需求,陆续捐赠CT设备,从而降低发热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截至3月8日15时,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项募捐行动”收到和承诺捐赠款物累计达4.21亿元。其中,捐赠资金达3.99亿元,物资价值2179.48万元。累计使用资金2.38亿元,完成物资捐赠2179.48万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