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为流浪人员撑起“防护伞”
2020-02-26 11:55:0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郭诗锦)由于流浪乞讨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低,在疫情期间,他们面临着更高的感染风险。当前,全国多地制定相关方案,全力保障流浪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重点对广场、桥梁涵洞、车站公园、建设工地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合力劝导、护送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回家”,确保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为流浪乞讨人员撑起“防护伞”。

开展专项救助行动

  近日,广东江门市气温聚降,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不利天气应对工作,江门市民政部门开展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和转介处置力度,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居无定所、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

  据江门市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救助管理站每天都安排专人专车,对江门市主干道、天桥、广场等进行巡查。截至目前,已有51名流浪人员进站接受救助,而对于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则会为其发放一次性口罩以及生活用品,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救助工作,保障其生命安全。

  “到救助站寻求救助的人员,我们每天定时测量3次体温,同时做好入住健康信息登记,询问个人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其身体状况和近半个月主要生活轨迹,做好台帐登记。”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街道、社区密切关注,并发放生活物资进行救助,同时会对其开展疫情防控教育、宣讲劝导工作,提醒其在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强化集中救助管理服务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威海市救助管理站组成巡查小组,每天对重点对人流密集处加强巡查,确保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此外,威海市救助站全市率先开展救助人员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确保站内受助对象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发生以来,威海市救助管理站对新入站人员进行全身消毒,安排观察室进行隔离。对隔离中的入站人员每天进行三次体温检查,救助房间每天通风二次,集中消毒二次,合理搭配伙食,加强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健康防护。同时加强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巡查力度,每天早、中、晚三次巡查,对街面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分发口罩、体温检测,尽可能减少感染概率,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真正为受助人员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家”。

  威海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宋江红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救助管理站一直在疫情防控前线,切实加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不让流浪乞讨人员成为疫情防控盲点,做到应救尽救,及时施救,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生命安全。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