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报(陈 凯 郭义富)近日,扬州大学原党委书记姚冠新一行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开展农机调研,江苏援伊·扬州工作组组长、新源县委副书记唐朝文陪同考察并参与交流活动。双方通过“调研—座谈—培训”全链条服务模式,推动产学研成果与新源农业需求精准匹配、深度融合,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升级与乡村振兴发展筑牢科技根基。
在新源县兴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组实地考察了由扬州大学研发的九道工序耕播机的实际应用效果。该设备集耕地、碎土、起垄、播种、施肥等九大功能于一体,实现“一站式”耕播作业。调研组现场观摩一体化作业演示,并就作业效率、播种精度、油耗成本和土壤适应性等关键指标展开深入交流,全面了解该设备在节省人力、提升耕作质量等方面的实际表现,细致掌握技术落地情况。
座谈会上,合作社负责人分享了设备的使用体验。相较传统耕作,该设备将原先“多机多序”的流程简化为“单程作业”,不仅显著提高了播种均匀度与施肥精准度,更成为当地春耕和秋播的“主力军”。会上,双方还围绕特色作物耕播技术适配、农机人才定向培养、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等议题达成长期合作共识。
调研座谈结束后,新源县阿勒玛勒镇组织举办了数字化精准化九道工序耕播技术培训会,共吸引当地农业干事、种植大户等40余人参加。培训创新采用“理论授课+田间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扬州大学专家系统讲解了基于北斗导航的数字化耕播技术原理,详细阐释了设备如何借助三维定位实现深耕整地、双镇压播种与精准施肥。参训人员还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观摩设备作业,直观体会该技术在解决秸秆还田不均、播种深浅不一等传统难题方面的显著优势。
数据表明,扬州大学研发的九道工序耕播机技术可使玉米、小麦出苗率提高20%以上,壮苗率提升30%,化肥利用率增加20%-30%,耕播综合成本降低20%,亩均增产10%,为农业向数字化、精准化、无人化转型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