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龚 静)春日的清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胜街道樱花社区崇军共富实践站内飘起阵阵面香。一群戴着红领巾的“特殊小掌柜”正踮着脚尖掀开蒸笼,将热气腾腾的包子分装打包,他们用生疏却无比认真的动作,为社区老人递上“春天的第一份温暖”。近日,一场由鄞州区东胜街道樱花社区慈善工作站联合多单位发起的“‘特’供暖心餐”志愿服务活动,让特殊教育儿童成为公益主角,谱写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动人篇章。
图为活动现场
在暖心餐项目负责人、退役军人李军和慈善义工们的守护下,6名来自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区的学生化身“公益小掌柜”。清晨,第一笼包子准时出炉,雾气氤氲中,患有听力障碍的小宇(化名)专注地数着餐票,孤独症少年林一(化名)在义工指导下勇敢开口介绍,另外2位小同学在慈善义工的带领下,尝试向居民发放春风卡、就业指南、政策宣传册等。这些曾被视作“需要被照顾”的孩子,此刻正以劳动者姿态传递温暖。“爷爷,小心烫!”当小林将早餐递给八旬老人时,小手因紧张微微颤抖。老人连声对他说“谢谢”,在场所有人眼眶发热。
这场持续90分钟的“爱心特训”,既是这些孤独症孩子职业技能的启蒙课堂,更是一次生命价值的双向奔赴。孩子们最终卖出157份早餐,并纷纷表示“下次还想当掌柜”。活动现场,居民们用行动支持:“多装两个包子吧,给孩子们点赞!”社区网格群里更涌动着温情:“原来特殊孩子也能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东胜街道樱花社区慈善工作站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特殊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融入社会的平台。每个孩子都是待绽放的花蕾,当我们拆掉‘特殊’与‘普通’的藩篱,收获的将是整个春天。”
“这不是简单的义卖,而是让特殊儿童触摸‘被需要’的幸福刻度,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也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中迈出一小步。”樱花社区残联干部徐佳燕动情表示。正如特教老师所言:“他们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张开双臂拥抱整个世界,这就是教育最美的答案。”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