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张 萌 郑 鹏)日前,由广东省广州市慈善会和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主办,三七互娱支持的广州市第三届“校园善力量”慈善创意大赛总结大会成功举行。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和实施,大赛完成了招募报名、能力培训、劝募筹款和活动开展等一系列工作。本次大赛动员了来自12所高校社团的大学生志愿者,合计为广州市慈善会“安居计划”居家微改造项目筹集超45.74万元善款。
8月31日,参赛团队积极参加广州市第七届北京路公益慈善嘉年华,并在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与游客开展互动游戏
乘势而起 激发校园活力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为了更好助力“百千万工程”,本届“校园善力量”慈善创意大赛将目光聚焦在广州市偏远乡镇,组织参赛团队在暑假期间前往从化区、白云区等涉农地区,开展乡村困难群众居家环境改造的入户调研和实地探访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设计实施“安居计划”项目劝募宣传方案,以志愿服务精神帮助乡村中的困难长者和困境儿童实现居家生活安全,赋能城乡老屋“换新颜”。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借助“校园善力量”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还能激发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百千万工程”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发挥专业优势 为方案实施提供最优解
围绕“百千万工程”,聚焦安居计划,本届“校园善力量”活动的最大亮点,便是成功引入了具备适老化改造和设计专业背景的高校参与,将“校园善力量”打造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第二课堂。
2024年5月,广州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71名学生前往从化区温泉镇龙岗村开展“安居计划”乡村入户调研活动。环境设计专业21级环境设计班的学生,将课程学习与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对从化区温泉镇困难长者房屋环境,在实地勘验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了20份乡村适老化改造方案,既展现了大学生的专业实力,也为困难长者房屋环境改造提供了最优解。
发挥专业优势之余,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这也是这届“校园善力量”的亮点所在,2024年7月12日至13日,大赛组织了高校骨干训练营暨从化乡村房屋调研活动。来自12所高校的60余名师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多元化培训,深入感受困难群众的需求,用青春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为“安居计划”筹集善款。此次活动共收获70余份调研报告,这不仅为“校园善力量”活动增添了丰富的数据支撑,更为“校园善力量”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要做好“校园善力量”工作,不仅需要广大学生的热情参与,更需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让“校园善力量”的品牌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吸引更多怀揣梦想与善意的青年学子投身慈善事业,共同书写社会公益的新篇章。
聚势而为 12支队伍筹款45万元
自2022年6月首届“校园善力量”慈善创意大赛启动以来,历经两届赛事的积淀与成长,其成效已初步显现。在前两届坚实的基础上,第三届大赛中,来自12所高等院校的1069名志愿者,在广州市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广州市儿童公园、广州市越秀公园、广州市云台花园及广州动物园等多个地标性地点,举办了77场别开生面的校外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4120小时35分钟,共筹集善款超过45.74万元。
不仅如此,在今年广州市乐善行线上徒步活动中,这届“校园善力量”同样反响热烈,吸引了14.87万人次积极参与,累计捐赠步数高达13.89亿步。这一活动不仅传递了健康生活的理念,更为“安居计划”居家微改造项目获得配捐63.679万元。
“校园善力量”不仅是大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一次善的传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公益的力量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而来。愿大家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行,让更多青年感受到慈善的魅力与意义。”第三届青年导师李芊艺表示。
参与此次“校园善力量”的广东工业大学黎晗莹也表示:“对于大学生公益,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一种自我成长和锻炼的宝贵机会。”
这只是参与“校园善力量”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个缩影,很多参与今年这届的大学生志愿者对此次活动表示点赞,也表示受益匪浅。
广州市慈善会项目负责人表示,“校园善力量”慈善创意大赛举办的初衷,是希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学科知识,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城乡“一老一幼”等困难群众。未来,“校园善力量”慈善创意大赛将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发并动员更为广泛的大学生投身慈善事业的爱心浪潮之中。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