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用思辨之光照亮可持续发展新图景 —— 2025可持续发展青年创辩大会在长沙落幕
2025-08-18 07:04:3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林 夕)日前,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湖南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新质领航·绿创未来”2025可持续发展青年创辩大会暨未来青年绿色创新论坛在长沙落下帷幕。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公益先锋齐聚一堂,围绕“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3大可持续发展目标展开深度思辨与创新探索,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青年智慧。



活动合影
 

  开幕式上,世界绿色设计之都委员会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沈磊通过视频寄语青年群体,呼吁以创新思维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周秋光在《新时代青年群体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主旨演讲中提出,青年需将绿色等公益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通过“小切口”实现生态保护的“大纵深”。这一观点引发现场共鸣,成为大会思想碰撞的起点。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青年创新辩论赛集结了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的精英辩手。赛事聚焦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矛盾,设置多轮极具挑战性的辩题。八进四阶段,“是否应该免除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诉讼费”引发激烈交锋,这场辩论深入探讨了公益力量与司法成本之间的平衡,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提供了多元思考视角。四进二环节中,“治理江河生态环境是否需要放宽全域禁渔令”成为焦点,这场思辨直击生态保护“长期主义”与治理实践“动态适配”的深层矛盾,探讨了江河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的平衡路径。

  总决赛围绕“气候工程应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展开巅峰对决。正方以孟加拉国人工增雨防洪工程为例,论证技术手段对保障人类生存权的必要性;反方则援引厄瓜多尔《自然权利法》,强调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不可侵犯性。这场关于“人类是否有权重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伦理探讨,将赛事推向高潮。评委团由央视全国大专辩论会冠军袁丁、北京两高(天津)律师事务所主任娄爽等8人组成,他们从逻辑架构、数据支撑、价值导向等维度给予专业点评,既肯定辩手的思辨深度,也指出论证盲区。

  经过激烈角逐,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摘得桂冠,其队员袁旭林获评全程最佳辩手;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分获亚军与季军。

  此次大会不仅是一场思想交锋的盛会,更构建了青年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平台。正如大会创始人马一茗所言,真正的可持续始于“愿意理解差异”,成于“敢于共同探索”。当青年以理性拆解生态困局,用创新思维连接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便在思辨与行动中逐渐清晰。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