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外婆的礼物”让农村留守老人更有尊严 1300位“外婆”上电视展风采
2022-10-26 12:24:04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     “安康旬阳大山里有1300位‘外婆’上电视了。”今年10月9日晚6时30分和7时,陕西卫视、陕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长达4分钟的新闻在三秦大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人们对“外婆的礼物”慈善公益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赞不绝口。

  当返乡青年遇到久居山里的老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安康旬阳市的张新斌通过实施一款名叫“外婆的礼物”公益帮扶项目,帮助1000多名留守老人开启了创业致富的新生活,他的创业事迹走红秦巴山区,模式还在全国推广。那么,“外婆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呢?

  张新斌是土生土长的陕南安康旬阳山里娃。隔三差五,他都到村里去老人家里收“土特产”。他说每次看到这些老人们和蔼可亲的笑容都觉得格外亲切,就像见到自己的外婆一样,所以把他们统称为“外婆”。这些外婆其实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晚年他们的孩子都不在身边,除了生活辛苦,他们少有经济来源,更缺少陪伴。

  张新斌1999年离开旬阳去西安创业。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外婆不在了的时候,没有见她最后一面。2013年他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发生的“变化”——大量年轻人都出去了,村里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那个时候他就成立了陕西省慈善协会“守望大山”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号召身边的朋友给孩子和老人们捐款捐物,但是几年下来,张新斌发现并不能改变根本问题,他考虑公益应该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不仅仅是捐赠,更应该是“授之以渔”。

  守望大山服务队从2016年开始尝试这样的公益创新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外婆们有养殖经验,有养殖能力,另一方面是生活在城里的人也渴望吃到大山里面健康的食材。所以他们通过大家给“外婆”送小鸡,“外婆”回馈给大家鸡蛋的公益互助方式,达成了一种可循环、可持续的公益方式。随后他们还上线了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被越来越多爱心网友所认可和接受,此项目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帮助的“外婆”也越来越多。

  “外婆的礼物”从“外婆家”回购鸡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木耳、香菇、腊肉、腊肠100多种大山里的农副产品,现在他们的项目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外婆们”的收入也越来越稳定了,每天老人们都精神焕发,打包好自己的礼物,希望能够把这些礼物送到大山外人们的手上。


张新斌(前排右三)和外婆们在一起宣传养老项目

  随着运作模式不断成熟,线上线下渠道不断扩展,“外婆的礼物”项目已经形成一套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帮扶机制,守望大山服务队也从帮助30多个“外婆”到现在累计超过了1300多位“外婆”,帮助他们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目前项目上线了16个电商平台,在过去几年里,通过线上参与该项目人次已经超过了50万,销售陕南农副产品达到了6000万元。

  据了解,守望大山服务队是陕西省慈善协会一支优秀的志愿团队,张新斌已带领团队已开展了27季深入大山区探访外婆公益活动,多次被新华社、央视、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慈善公益报》等媒体报道。“外婆的礼物”创新公益模式,先后荣获2016年度腾讯公益“全国创新公益项目”奖,2017年陕西省精神文明办“创新公益项目”一等奖,2017年度中央网信办“全国优秀公益机构”奖, 2018年陕西省助力精准扶贫慈善志愿服务优秀团队,2020年荣获国家民政部《2019年度经典扶贫案例》,2021年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胡运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