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善怀天下心 爱洒幸福城 ——济南市全力打造“幸福家园”工程城市范本
2022-09-12 10:17:3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高晓峻 陈长华 本报记者 叶清)一个人,因慈善而更具魅力;一座城,因慈善而更有温度。

  漫步在山东济南的街巷,慈善元素随处可见。慈善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基因,成为群众的生活方式,成为这座城一张独特的亮丽名片。

  热衷慈善事业,在泉城并非一时之举。济南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致力于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近年来,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慈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工作要求,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培育力度,强化行业监管,力促济南慈善事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现领跑全省、领先全国的工作目标。

  2020年,济南被选定为全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首批试点中唯一的省会城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中华慈善总会、山东省慈善总会倾情指导下,济南慈善总会协调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指导各级慈善总会上下联动,从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出发,锚定中华慈善总会赋予的打造“幸福家园”工程城市范本的角色定位,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切入,建立“六大机制”、突出融合联动,推动试点工作全面突破。

  仅两年的时间,“幸福家园”工程试点就融入了济南市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动共同富裕的发展大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慈善总会会长韩金峰专题现场调研,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广济南经验;10余个省、市慈善总会来济南专题考察;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济南市天桥区全国“幸福家园”工程示范区。

  如今,作为泉城建设“慈善之城”的基础工程,“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已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慈善项目。济南不负中华慈善总会的信任和重托,蹚出了实施“幸福家园”工程的特色路子,打造了新时代慈善领域的“希望工程”,为全国“幸福家园”工程提供了城市范本。

  慈善之城济南,也因为崇尚慈善、践行慈善,而变得更有温度,更加幸福!


党政支持、部门协作、社会携手:这个“家园”底气足

  “‘城市菜地’变成了‘文化长廊’,我要给‘幸福家园’项目点赞!”在天桥区联四社区居住了20年的徐大爷,见到街口的“爱心文化长廊”很是激动,“这么多年堵在心口的乱搭乱建问题终于解决了,喘气都觉得顺畅了。”

  徐大爷所说的“幸福家园”项目,其实是“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是由中华慈善总会发起,重点在乡镇村(组)、城镇社区打造的一批居民参与、社会帮扶、文明自治、互帮互助的新时代“幸福家园”,以帮扶济困、大病医疗救助、扶老助孤、急难救助等项目为主,兼顾福利设施、生活环境建设等领域,“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具有链接社会资源、发布慈善项目筹款等多项功能,能够解决百姓“急难愁盼”,实现政府民政兜底救助和慈善急难救助补充的有机结合。


平阴县“幸福家园”项目——榆山街道东南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改造


平阴县“幸福家园”项目——榆山街道石庄村幸福院

  在济南被选定为全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首批试点的唯一省会城市之初,市委、市政府便组织召开了全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启动大会,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具有济南特色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迅速铺开——

  市委组织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济南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五年规划安排、实施方法和步骤,制定了在“一区一县一镇一街道一村一社区”先行试点的基本思路;济南慈善总会会同市民政局联合下发推进方案,细化推进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建立联席会议,找准民生保障、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等与“幸福家园”工程的结合点,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用足、用活各项惠民政策。2021年,市政府还将“设立100个村社互助基金”纳入为民办好的22件实事之一;2022年,市委、市政府将深入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抓手,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幸福家园”工程进行了部署,引导有关扶持、激励、督导、宣传等政策向“幸福家园”工程倾斜;线下入户宣传政策、线上利用多媒体平台全景式、立体化展示成果……泉城济南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工作向着“城市范本”的目标一路高歌猛进。

  大智慧、大谋略,还需要大手笔。为此,济南慈善总会建立多方联动、广泛参与的资金引导机制,不断扩大配捐资金渠道,充分发挥配捐资金对慈善资源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争取各级慈善总会和财政部门在增加配捐资金、合理确定配捐比例上给予支持和指导。2021年,济南慈善总会对所有实施的项目按照不低于募集资金10%的比例配捐,对其中实施较快、效果明显、动员广泛的项目在配捐上进行倾斜。今年,济南慈善总会又将新设立项目的配捐比例提高至20%以上。区县慈善总会严格履行程序,高效将募集和配捐资金拨付到位,并结合本地实际,适当给予区县层面的资金配捐。

  春华秋实,耕耘就有收获。仅2021年,幸福家园工程由最初的100个试点村社,迅速扩大到248个,发布公益项目209个,累计募集项目资金2900余万元,惠及群众20万余人次。这一连串数字背后的付出是滚烫的,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慈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的初心。


健全机制、运作规范、保障有力:这个“家园”基础牢

  机制健全、规范运作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也是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并使之与其社会责任相适应的必由之路。为了全面推进慈善“幸福家园”工程落地实施,济南慈善总会在基础保障、项目设置与保障机制上下功夫,加速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建设,推动“幸福家园”进村社、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帮人民群众得实惠,让“慈善暖流”在泉城大地尽情奔涌。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济南慈善总会制定并落实了试点村社的“五个一”规范要求,即建立一个慈善工作站、制定一份慈善公约、组建一支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一个工作专班、成立一个监管委员会,完善了实施“幸福家园”工程项目的村社组织网络。试点启动以来,先后3次组织全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集中培训,聘请中华慈善总会领导、专家和技术公司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互动交流,印发了“幸福家园”工程操作手册。各区县、镇(街道)分级组织了专题培训,实现了对试点村社具体操作人员的培训全覆盖。

  选准村社公益项目是确保“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济南市各级慈善组织加强了村社慈善公益项目设置的指导,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的刚需问题,重点在困难群体帮扶、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环境优化提升、志愿服务关爱等方面选取项目。通过召开村社居民代表会议、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做好论证研判,落实民主表决。区县慈善总会严格把关村社项目的设置审核,力求紧扣需求、量力而行,切切实实让困难群众在后脱贫时代的征程中有了抓手,有了依托。


章丘区“幸福家园”项目——逯家村《幸福院爱心午餐》

  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除了政策、资金的支持外,还离不开一群善作善为的慈善人。村社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社“两委”成员、党员干部都在“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章丘区生态环境局驻村刘官村第一书记吴际喜走街串巷入户,耐心向群众推介项目、讲解政策,很快就募集1.5万余元,为该村“幸福院”爱心午餐项目长期运转提供了资金支持,解决了70多位老年人午餐的问题。平阴县玫瑰镇张洼村设立“幸福院”项目后,村支部书记张善伟带头一次性捐款30万元,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为该项目募集50万元,新建了占地812平方米的“幸福院”并投入使用,解决了本村留守老人住宿、用餐、娱乐等问题。莱芜区石庙子村幸福院项目筹款时,石庙子人口不是很多,每户一般都在50元到200元之间,这离捐款目标相差较远,第一书记决定与村里的一些乡贤进行协商,最终获得了耿常山天银混凝土公司175600元的捐款,完成了捐款任务。


以点到面、示范引领、典型推广:这个“家园”成效好

  慈善救助是慈善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慈善事业的职责和使命。

  天桥区作为全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首批试点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聚焦城乡接合部民生所需,完善志愿者服务,配捐激励机制。不到一年,天桥区“幸福家园”工程的34个村社慈善公益项目已全部落地,完成310.6万余元、已有30个项目建成并交付使用。

  平阴县作为全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首批试点县,县委、县政府倾力支持。锦水园社区资源回收再利用项目募集3.2万元,为社区居民提供厨余垃圾发酵桶,将形成的有机肥用来给花草施肥,将“幸福家园”工程与居民文明素养提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高度融合。

  历下区和平路社区募集2万元推动红色街区建设项目、莱芜区西抬头村募集5.5万元完成抗日烈士纪念碑硬化广场及安装护栏项目等,打造了村社立足本地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的典型。

  历城区唐王街道、莱芜区沈家岭村等示范村社,积极落实为民办实事的承诺,启动了老年人幸福院、幸福食堂等工程,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提升养老助老、儿童关爱服务水平,助推了全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稳步进展……

  在济南,像天桥区、平阴县一样借助“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平台让家乡建设的例子不在少数。

  鉴于“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业务操作要求高,济南慈善总会明确了以点到面、典型引导的工作思路。严格按照基础较好、“两委”班子过硬、民风淳朴等标准,在申报项目的300多个村社中选定了100个作为首批试点,为整个试点工作起好步、开好局夯实了基础。对项目可行、推进顺利、效果评估良好的项目,在配捐资金和技术指导上给予大力支持,推动了“幸福家园”工程在全市的广泛推广。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济南慈善总会先后召开了“幸福家园”工程天桥现场会、全市推进会和业务培训会,印发了推动“幸福家园”工程进一步稳步实施的方案,对今年“幸福家园”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培训和动员,力求乘势而上、再开新局,切实将“幸福家园”工程打造成新时代慈善领域的“希望工程”。

  目前,济南市已经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配合、慈善实施、社会参与”的“幸福家园”工程工作推进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幸福家园”工程已认领村社518个,发布公益项目454个,线上累计筹款1878余万元,线下累计筹款1500余万元;年底计划共募集项目资金4700余万元,发布项目910个,将惠及群众40余万人次,有力、高效推动了工程的进展。


天桥区“幸福家园”项目——北坦街道生产路社区“温馨之家”中心建设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成功实施,开辟了新时代慈善募捐和慈善救助的新渠道。工程依托网络平台发布村社基本情况和慈善公益项目,能够引起乡情共鸣,引导更多同乡、同学、乡贤的关注和参与。在促进第三次分配、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村社互助工程平台、网络募捐的运作模式,有效链接了善款来源方和受益方,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和较强的可持续性。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成功实施,精准选定慈善公益项目,持续募集善款,有效解决了村社社会治理资金匮乏的难题,为后扶贫时代长期实施救助帮扶、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慈善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和规范管理搭建了平台。工程网络平台开设的志愿者模块,能够规范志愿者注册、活动组织、社会效果记录和激励推动。济南市天桥区在建立慈善志愿者工作机制,特别是落实参与公益活动的积分兑换、奖励激励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力促形成专业、稳定、长期的慈善志愿者队伍。

  一善染心如百灯旷照,千里通明。济南“幸福家园”工程的成功试点,走出了新时代济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谱写出了“领导重视保障好、公益项目实施好、社会公益效果好、试点示范引领好”的“四好”篇章,成了全国“幸福家园”工程的济南范本。

  下一步,济南市各级慈善组织和广大慈善工作者,将以壮大慈善募集规模、优化慈善公益项目、提升慈善救助能力和社会慈善意识为中心,更好地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不断推动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稳稳托住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助力“六个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慈善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版图片由宋鑫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