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武莞青 樊延峰 本报记者 王杰)每一个善念,都结一份善缘。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乡上汤佛泉寺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大佛造像,高208米的中原大佛(又名鲁山大佛)屹立于中原大地之上。这里不仅是一个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更是一片结善缘行善举的慈善热土。今年4月底,在郑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有一份特殊的爱心传递来自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佛泉寺住持释妙祥一行来到郑州慈善总会,将100万只口罩和20万副医用手套运送到郑州助力抗击疫情,传递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人间善意。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据悉,今年4月底,当得知郑州疫情防控急需要物资,佛泉寺第一时间决定捐赠50万只口罩和10万副手套。广东俊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湛平得知这个消息后,备受感召,表示也要一起参与献爱心,并捐赠同等数量的物资。于是,他们共同向郑州慈善总会捐赠医用口罩100万只和20万副医用手套。
图为释妙祥一行来到郑州慈善总会捐赠抗疫物资
释妙祥表示:“佛泉寺将加强弘扬孝善文化,结合国家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启迪人心向善,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我们参与助力郑州抗疫,也得到了鲁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行善路上,总有善缘。”
郑州慈善总会副会长王合生对此表示:“这些爱心捐赠非常及时,传递河南鲁山、登封和广州三地对于郑州的关爱。物资今年4月底运抵郑州后,第一时间发放至郑州市内9个区,有力地支持了郑州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做慈善做得很用心!”
让慈善成为一种传承
为什么要用心做慈善?释妙祥说:“那是因为我的师傅——释延佛,他用生命在教导我们如何入世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他用生命解读了慈悲,人不仅要自强、自立,还要相互帮助、相互温暖,才能让这个社会真正温暖美好。”
据释妙祥介绍,他的师傅释延佛俗名尚连福,本身是个残疾人,但却拥有一颗更健康,更温暖的心,在慈善事业上十分温暖、大度的去付出,乐善好施,济世救人。
早年,他的师傅免费行医给村民看病,中年和晚年做的善举更是不胜枚举。1998年10月,为登封马庄镇捐资50万元修路建校。1997年举办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拿出10万元支持。之后,又拿出80万元捐赠希望工程。2003年,为登封市告成镇建立养老院。2004年,又捐资50万元建立东沟学校。2008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35万元;2009年为登封市十户贫困户及残疾家庭建设新房30间,共出资40万元;2010年资助登封市15位困难大学生共计35万元;2011年为玉树灾区捐助学习用品30万元,向全国残疾人捐赠30000辆轮椅,价值1500万元;2012年至2014年第二批资助残疾人大学生10名共计15万元;2013年,向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2000辆轮椅、共计600万元。2014年,向100户贫困残疾人群捐赠米、面、油等。还在登封地区助建了五所希望学校,捐200万元建养老院收养无依无靠的老人,在洛阳山区独资修建学校,为残疾人和下岗职工捐献财物……
多年来,释延佛方丈怀着慈爱之心捐资兴水利、济贫危、助学童、援下岗,独资捐资兴建希望工程学校,还自建养老院养鳏寡孤独。其遍洒甘露广植福田之举,深受群众爱戴,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弟子们。
善良是心灵的罗盘
名寺古刹“佛泉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始建于唐玄宗时期,西靠尧山风景区,东临昭平湖水上公园,南依秘洞山庄,这里景色优美,深受游客喜爱。释妙祥从2021年成为佛泉寺住持之后,立志要推动这里成为景美、心美、人美的旅游胜地,他觉得最好的景色,不仅是陶冶人的眼睛,也应该陶冶和洗涤人的心灵。
释妙祥说:“人心就像一个世界,你能把内心的世界建设成好山好水、规划成善因善缘,自己就时刻拥有美好世界了。世界上无价的东西不多,真诚和善良却一定是。善良和爱是心灵的罗盘,让我们永远不迷失方向!”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