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胡运森 本报记者 王 杰)近日,“陕西大德投资集团向陕西省慈善协会捐赠1亿元兴建富平县怀德学校”的消息传出后,在三秦大地引起了轰动,纷纷盛赞集团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的善举。
陕西大德投资集团向陕西省慈善协会捐赠1亿元助力建学
捐赠仪式上,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代表省慈善协会对大德投资集团及董事长姚高民、总裁雷迎春夫妇的善行义举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说:“桑梓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陕西大德投资集团董事长姚高民、总裁雷迎春夫妇是从富平走出来的企业家,他们在带领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怀着对家乡的感恩之情,20多年来初心不改,善举不断。2018年便开始与省慈善协会合作,并设立1千万元留本捐息冠名 ‘大德慈善基金’,定向用于资助富平困难学子和支持兰州大学生命科学人才的培养。这次他们又捐赠1亿元用于支持富平县筹建现代化的怀德中学,为家乡和国家培养人才,充分彰显了当代企业家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大爱情怀和高尚情操,他们的善举令人钦佩,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敬重,在全社会大力褒扬。他们投资的是希望,收获的是未来,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活动中,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徐山林向姚高民董事长、雷迎春总裁颁发了功德牌匾和荣誉证书。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再生、刘维隆到场祝贺。渭南市委常委、富平县委书记赵林斌专程赶来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爱心企业家姚高民、雷迎春夫妇助力家乡建校助学善举表示敬意和感谢。捐赠现场,180余人聆听了陕西大德投资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姚高民讲述自己“上学读书、下海创业、公益路上”的感人故事。
1962年出生的姚高民,是陕西省富平县人,1979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几年上学都是断断续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劳动,砸石子、种地、喂羊、喂猪……”姚高民说,往事历历在目,在那一段艰难和欢乐交织的岁月里,实实在在地锻炼了自己的体魄和意志,在劳动之余依然坚守着对知识的渴求,充满着对未来的希冀。
1977年10月,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很多青年们埋首苦读,他们中的佼佼者逐渐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姚高民便是这千军万马中的一员。这一年,学习成绩优异的姚高民考上了兰州大学,当时家里没有钱,就连去兰州上学的路费还是一些亲戚、邻居、好心人你一块,他三元地凑的。
在兰大的4年时光,是姚高民一生中最自由、最纯粹、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承载着梦想与激情。他说,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都特别能吃苦耐劳,对书本和知识充满了无限神往,崇尚自由、独立的大学校园让无数学子的思想、眼界、心灵都得到了彻彻底底的洗礼,世界观、人生观与生活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大学时代的姚高民凭借着善良、淳朴、真诚,与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都成为他青春岁月美好的回忆。姚高民在兰州大学那段日子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从兰大毕业后的十年间,姚高民曾担任过教师、政府机关秘书、报社编辑、高校团委书记、陕西省林业厅公务员等。
1994年,姚高民开始下海经商,他决定创业的初衷是因为生活所迫,想为家庭多分担一点责任。当无情的现实和未知的机遇摆在面前时,人们的思想总会发生碰撞与冲击。姚高民作为一个有冲劲和韧劲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创业打拼的道路。
创业路上,姚高民先后开过杂货店、饭馆,从事过木材、建筑、房地产、投资等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打拼,他发起创立的陕西大德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领域已涉及证券、基金、能源化工、高新技术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投资项目遍布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姚高民虽然没有过多地讲述自己创业的故事,但其中乘风破浪、艰辛冷暖、历尽沧桑唯有自己最清楚,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个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他说自己的性格和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大江大河》里的人物雷东宝特别像,做事雷厉风行、敢作敢当,在复杂巨变的时代中努力拼搏,历经风雨后终能独当一面。
姚高民的奋斗经历就是时代弄潮儿的写照,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身影,才推动了改革的大江大河奔腾向前!
得益于社会,奉献于社会。在创业20多年里,姚高民不曾停歇的发展脚步与践行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践行着一名企业家的精神信仰和无声大爱。
“我从小就常常告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帮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上学,以此回馈国家、回馈社会对我的培养帮扶。这也就是陕西大德投资集团创立初确立‘行大道,获大德’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的原因所在。所谓‘大道’指的就是心存感恩、阳光、正义、守法、社会进步之道,胸怀全局,胸怀天下,坚守道德标杆,承担社会责任,始终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做慈善公益事业,犹如人体内细胞里的基因一样,成为我们生命细胞核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慈善和公益事业与我们的生命同在,与陕西大德投资集团同在。”这是姚高民坚持从事慈善事业的初衷。
家乡是每个人最初的开始,也是最温暖的回忆。姚高民的家乡在关中的富平县,他虽然常年在外奔波忙碌,但故乡始终是心中最温暖的牵挂,乡音乡情也早已深入骨髓。他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回报着那一方故土,温暖着那片土地上的乡亲们。
公益在路上,从未停步。自1996年起,姚高民的慈善公益活动已坚持了26年。
——2007年起,集团在富平县北陵村设立“考学激 励基金”“困难户及孤寡老人帮扶基金”,已持续十五年,发放各种激励和扶贫救助款以及修路和安装太阳能路灯累计捐款超过400万元。
——2010年,集团为富平县到贤镇中心小学捐赠1700余册价值4万余元的爱心图书。之后又捐资20余万元为到贤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2012年,集团先后捐资10万元,在陕西师范大学设立“政经学院教学发展基金”“哲政人才发展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支持校友返校交流。
——2018年起,集团在富平县曹村中学设立“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奖励扶助基金”。已实施五年,累计捐资50万元,激励高考成绩优异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超过100名。
——2018年,集团在陕西省慈善协会设立“1000万元大德慈善基金”,用于帮困济贫、安老扶孤、助医助学、推进新农村建设及促进教、文、卫、体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2019年,集团在兰州大学设立200万元“兰州大学姚高民生命科学基金”,支持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培养。
——2020年6月,集团为富平县迤山中学患病困难学生提供资助,一次性捐款2万元帮扶学生完成就医、康复入学。
——2020年9月,集团捐赠5万元为富平县社区开展孤寡老人关爱慰问活动,并赞助举办“大德慈善杯”乒乓球团体赛体育活动。
——2022年6月,集团为西乡县隆基中学捐赠5万余元的图书500余册、床品200余套,为姚高民在兰州大学学习时的老校长、人民教育家江隆基先生的家乡教育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另外,2008年汶川地震后,集团第一时间带头捐款,同时组织员工积极捐款捐物。在境外,集团为吉尔吉斯斯坦近100名留学生到中国留学提供全额助学金超过800万元。同时,积极参与和组织超过 600名所在国年轻人开展技术培训和汉语教学,为技术专家和授课老师提供补助经费近100万元。
——2022年7月25日,集团捐资1亿元兴建富平怀德学校,这也是该集团多年慈善公益事业的延续。
这一连串的爱心足迹,诠释了姚高民、雷迎春夫妇不忘初心,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的大爱情怀。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激励着更多企业参与慈善事业,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