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开年行善 广州慈善年味十足
2022-02-28 08:49:23    慈善公益报

编者按:

  金牛辞岁寒风尽,瑞虎迎春喜气来。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为幸福喜庆,合家团圆的节日。每一年春节假期,人们都会放下手头工作,停下忙碌脚步,与亲友相聚,收红包也发红包,走亲访友送祝福,相互拜个好年,在浓浓春节气息中展望新一年,充满温暖,也充满希冀。而在广州,这份过年的年味不仅在亲友之间。

  有人汇集社会善心,筹钱筹物,在新年之际为困难街坊圆下微心愿;有人连续多天在花市潮墟义卖,只为给残障朋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有人立足社区,扎根社区,新年之际为社区排忧解难,共迎新年;更有人延续多年传统,新年献热血,奉献热血拯救生命。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广州的慈善组织、志愿者从没有停下来。

  他们将暖暖年味带到这座城市不易被看见的角落,让每一个处在困境中的街坊也能感觉到新年的温暖和希望。

 

特色新春慰问送进困难家庭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希文 通讯员 王梦华)春节期间,广州市、区慈善会积极开展新春慰问活动,截至目前,共为5786户困难家庭送去节日的温暖与关爱。



新春之际,广州市慈善会联动社会多方为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
 

  “这个书桌,比我学校里的还要漂亮……我要和弟弟努力学习,拿更多奖状!”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时,10岁的晓雯(化名)止不住的兴奋。春节前夕,企业志愿者、社工和广州市慈善会工作人员将一套书桌和学习用品送到晓雯家中。在新年之际,圆了一直在塑料凳上写作业的她“想要一张书桌”的微心愿,这个新年也因此充满喜悦和希望。

  对这个低保家庭而言,哪怕即使是一张像样的书桌也显得过于奢侈。与此同时,广州还有不少困难家庭因生活拮据,即便在新春之际也无暇为自己添置物件,改善生活环境。不过,这几年,广州市慈善会正联动社会多方发起“红心向党 善心为民——善暖万家慈善新春行”系列新春慰问活动,筹集社会爱心向困难街坊拜年,实现街坊微心愿。今年春节期间为全市4221户困难群众和困境儿童送上防疫暖心包或爱心桌椅套装,以温暖传爱心,营造浓厚的向上向善、欢庆祥和的春节氛围。

  白云区慈善会开展“红心向党 善心为民——善暖万家新春慈善行”2022年新春慰问活动,为白云区龙归街、白云湖街等861户困难家庭送上新春暖心包。市、区领导代表实地走访慰问了部分困难家庭,在新春来临之际给困难群众送去一份温暖。白云区的李阿姨打开暖心包后激动地说:“今年的礼包很丰盛,有油、米、面、蛋卷、医用口罩和其他防疫用品,这些东西都特别贴心,他们准备得很用心,我收到也很开心!”

  海珠区慈善会积极开展“慈善帮扶,温暖你我”——海珠区2022年春节慈善慰问活动,上门慰问海珠区180多户边缘困难家庭,与他们面对面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工作、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克服眼前困难,送上春节祝福和慰问品,蕴含着浓浓的善心暖意。

  黄埔区慈善会积极开展“埔善为民,爱心暖冬” ——关爱黄埔区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微心愿活动,向全区在册205名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征集冬季微心愿。按每人450元标准,资助89657元,资助购买所需冬季衣服、棉被等生活物品。

  花都区慈善会积极开展困难群众春节关爱慰问活动,向辖区内困难家庭、儿童福利院儿童、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送上慰问品和春节祝福。

  从化区慈善会积极开展2022年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关爱慰问辖区困难群众,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怀和温暖;开展温暖+1℃如愿行动,以简单却温馨的暖冬行动方式,将一个个“关爱温暖包”送到五镇三街100位困难长者手上。

  增城区慈善会积极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志愿者,到正果镇开展“慈善传递爱心 助力乡村振兴”之“迎新春送温暖”主题党日活动,为正果镇黄屋村、黄塘村困难群众派发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牛奶、春联等慰问品。
 

社区义卖送祝福 乐善好施过大年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钟伟)今年,广州因应疫情防控需求,不再按传统的集中模式开展迎春花市活动,但广州市慈善会多个社区慈善基金组织的社区义卖依旧能让街坊感觉到浓浓人情味。在广州市荔湾区彩虹街的荔景商圈前,学生穿上志愿者黄马甲,一手高举“慈善志愿行 点亮微心愿”“公益手牵手 慈善心连心”的红色卡片板,一手拿着义卖品,招呼过往行人“帮衬”义卖摊位,社区老街坊们和困境儿童则齐齐制作义卖手工。



志愿者介绍公益集市
 

  无独有偶,广州越秀区北京街也在广百百货(北京路店)入口平台处摆摊义卖,连摆十天,既有志愿者扮演“财神爷”送祝福,也有摊主将一系列新年小玩意向来往路人推销,更有志愿者挥毫送福。“这是我们为虎年特别创作的‘虎’型福字,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虎虎生威。”一位书法志愿者说,义卖筹钱都是为了帮助社区里有需要帮助的街坊,或应急,或适老化改造,或圆微心愿,能在过年时做这件事情,特别有意义。
 

暖心红包

藏着走出流浪生活的勇气和关爱

  慈善公益报(实习记者 赵天好)过年是血脉相连的团圆,是亲情团聚的驿站。在这个美好的节日,天大的事也比不过老老小小一家几口围坐一桌。而在这个春节,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启智关怀露宿者分队和以往一样,邀请了众多志愿者走上街头,在过年之际,和街友一起看春晚,派发暖心红包。



志愿者为露宿者派发暖心红包
 

  “希望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走出流浪的勇气,一直都在”……暖心红包里没有钱,却都是志愿者们写下的亲笔信,为大家新的一年送去美好祝福。一位志愿者说,“我们从2009年开始,已经开展了三百多场活动,通过在广州老城区和露宿者聚集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促进志愿者与露宿者以及露宿者之间的交流,让露宿者聚集地欢乐起来,为露宿者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与此同时,个案小组、骨干志愿者与社工通过开展个案服务,深入露宿者的世界,切实帮助他们,鼓励其自强、重新振作,以真正解决露宿者所存在的社会问题,搭建第二人生的桥梁。”
 

学生仔做公益 助残障青年再就业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叶清)“新年做什么?做公益!”刚刚过去的一月,在中山四路51号,逾五百名广东实验中学初中生们还忙着“新年流流做公益”,连同家长订购数百份特需青年(心智障碍群体)制作的糕点。散学典礼的接收仪式上,看着糕点一袋袋送进校园,学生们赶紧拿到手上,拍照打卡。而癸汶、蓓蕾等特需青年也受邀走进了校园,在校园德政楼下摆起姿势拍照留念。“我们既买回家当点心,同时也会作为‘年货’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感觉到过年的温暖和气氛。”一位志愿者说。



中学生团购特需青年制作的糕点
 

  有意思的是,在荔湾水上花市和广州国际媒体港下的潮墟,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服务者协会更是为特需青年制作的糕点和手工品摆起摊位,由特需青年实习义卖送福。一位协会工作人员表示,过去,因为“残障”的标签,特需青年很难就业,大家不看好,但他们需要的不是怜悯和怀疑,“相反,他们需要通过就业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每一次订购糕点本身就是一种认可,我们希望这种认可可以从我们开始传递给更多人”。
 

新年无偿献血

组队拯救生命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钰博)今年春节,有些人选择了用特别的方式过大年。2月1日,广百中怡广场前格外热闹。“无偿献血,拯救生命”“参加公益,捐献热血”……这一天,在广东狮子会的发动下,由学生、企业家、热心街坊等不同群体组成的志愿者穿上了黄马甲,以献血宣传和志愿服务,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不仅自己献血,更带动街坊伸出一臂之力。而广州血液中心书记付涌水、血源管理部主任何军、天河南街人大工委主任傅光明和广东狮子会会长郑子殷更是为热心公益的人们派发红包,互道新年好。



大年初一,爱心志愿者齐献血
 

  “今年是广东狮子会连续第九年在年初一组织献血活动,当天共计感召献血量达16800毫升。”广东狮子会会长郑子殷表示,“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有很多‘黄马甲’自发前往献血屋,以热血助力防疫工作,大家都喜欢以这种方式迎接新年,感到很有意义。”在他们看来,无偿献血是永不竣工的生命工程,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都在一点点地,将这个温暖的地方建成为一个不缺血的城市。
 

大湾区哥哥捐款订年夜饭

大东街街坊首次领大盆菜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郭馨雨 通讯员 王梦华)2022年2月9日,《大湾仔的夜》最后一期正式播出。陈小春、张智霖、谢天华、梁汉文、林晓峰早就决定了将营业额凑整,凑成足足3万元爱心,全部捐赠给大东街社工服务站(社区慈善捐赠站点)。决定在录制结束一个月后的小年夜,用这笔善款订购盆菜,分享给困难街坊,让每一个街坊都能过一个温暖的年。

  实际上,陈小春、张智霖、谢天华、梁汉文、林晓峰等人要凑出三万元善款做善事一点也不容易。当初,五人参加《大湾仔的夜》,第一天开大排档就信誓旦旦“赚百万”,谁知道,掌起勺来,却是困难重重。不光是厨艺和菜品质量堪忧,还出现很多挑战,经营也成了问题,只好“忽悠”亲朋好友投资入股。

  那时,他们到处取经,到底什么才是大家想要的大排档?问过了很多人,大家的意见多种多样:家的味道、氛围感、生活气息,还有本土的味道。而这些关键词,全都离不开一个词——“人情味”。此后一个月,五个人学了不下五道菜,口碑越来越好,还略有盈余。除去分红,净利一万多元。

  剩下的钱怎么分?五个人转念一想,干脆各自再捐一点,把股东的投资也“忽悠”进来,凑成三万元,一起捐出去,希望能帮助广州东山口有需要的老人家和小朋友。于是,他们继续发挥嘴皮子的力量,真的说服了谭咏麟、袁咏仪、应采儿等大股东。在股东群里,一直期待着投资成功的大家纷纷答应——“好!”

  社工回忆道,“哥哥们那时也在准备一场答谢宴,邀请街坊参加,所以走进了社工站和长者饭堂,了解到我们在给社区街坊提供的服务。”在广州东山口的最后一天,哥哥们又走进了大东街社工服务站,决定联动社工,把爱心款项花在刀刃上。

  “当时,我们就提议了针对民政兜底服务对象,在过年之际给他们准备一份盆菜。”一位社工说。到了2022年1月26日,小年夜。社工利用爱心款项订购了足足100份盆菜,大湾区哥哥们的厨艺师父全哥、龚老板协助派送,在东山口启明三马路的社工服务站门前准备一张长桌,八台电磁炉将盆菜一一加热。数分钟后,装满海鲜的砂锅已经滚烫滚烫,鲜浓的汤汁也化作了浓浓水汽缓缓飘向空中。

  “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你们有爱心、暖心、真心”……这时,街坊们也已经陆续到达现场,人们领完盆菜,还不忘道一句新年好,年味满满,老人们更是笑开了花。在社工谢梦颐的记忆中,过去六年,大东街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的过年送盆菜活动。她说:“盆菜分量大,长期独居的老人们刚好可以把远亲近邻叫回家,一起吃一餐团年饭,不少老人都说,太暖心,太幸福了。”

  因为有的老人行动不便,节目组还和社工将盆菜一一送上门。到了今年刚满90岁,来自长沙的何姨家里,大家天南地北地聊起来,听说《大湾仔的夜》是长沙的电视节目,镜头前全是老乡,更是两眼泛起泪花,紧接着便笑得“见牙唔见眼”。“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但现在不是哭,是笑,因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是一流的。”这一刻,何姨特别自豪地说:“我今天真是特别幸福”。

  在看到长者食堂政府补贴一点,长者自己掏一点,慈善捐一点的模式,社工站三楼更是有街坊组队担任手工志愿者制作义卖手工后。陈小春则说,“互相帮助,互相照应,挺好。”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