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北京密云慈善2021年收获满枝头
2022-01-26 07:48:36    慈善公益报

立足新起点 找准切入点 把握着力点

北京密云慈善2021年收获满枝头
 

  慈善公益报(郭义才 本报记者 叶清)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北京市密云区慈善协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努力践行慈善法规,以“扶危济困赈灾,帮老助残护幼”为宗旨,立足新起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充分发挥慈善在民生保障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基本形成了政府救助、社会参与、慈善帮扶的社会救助体系。

善款筹募持续向好

再显企业社会担当

  中华民族传统慈善文化在密云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进一步发扬光大,慈行善举、助人为乐意识在社会中不断涌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明显增强,民间互动呈发展趋势,群众性参与慈善的氛围愈加浓厚。密云区慈善协会2021年累计接收社会各界捐款达到2067.7万元。

  “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扎实深入,捐款数额继续保持2020年的历史最好水平。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形下,“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仍实现223.7万元,充分显现了捐献活动的重大意义。在捐献活动中,各大工委、镇(街)领导高度重视,基层支部精心组织;注重宣传形式,营造浓厚氛围;领导带头垂范,群众积极参与;坚持全程指导,避免虎头蛇尾,做到了善始善终。
 


区慈善协会杜雨田会长入户看望大病患者并送去救助金
 

  常态化捐赠机制基本形成。随着近20年慈善公益活动的开展,慈善文化、善行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行善光荣,奉献可敬”的博爱意识明显提高,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北控集团有限公司在2020年为冯家峪镇西白莲峪村捐款2500万元基础上,2021年再捐1200万元,助力打造新农村品牌建设;北京昆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定项捐助大城子镇碰河寺村用于修建村情展史馆捐款169万元;万都(北京)汽车底牌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宏扬速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振国个人分别捐资助学30万元、20万元和60万元;香港黄廷芳慈善基金有限公司通过区协会分别向区保水执法大队、东邵渠镇西邵渠村捐款100万元和40万元,用于购船巡库保水及村环境改造;北京市朝阳区东湖街道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捐款74万余元。2021年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款1844万余元。

坚持面向贫困群体

扩大帮扶覆盖范围

  密云区慈善协会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拓展了慈善公益项目,“普惠型”慈善进一步得到提升,使慈善真正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生命续航,帮大病患者就医。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大病助医相关政策,积极与民政部门、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相衔接,本着“特事特办、急事先办、雪中送炭”的救助原则,对需要救助的大病患者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自付金额的多少给予一次性帮扶,为患者继续治疗、延续生命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2021年共救助各类癌症、器官移植、疑难病、罕见病等大病患者1321人,支出善款638.29万元,是协会成立以来救助人数、支出金额双值最高的一年,有效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解燃眉之急,帮扶意外突发事故家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给当事人及家庭造成了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2021年,协会帮扶意外突发事故119人(户),支出善款80.8万元。有效缓解了伤者的痛苦及家庭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平稳度过了难关。

  关爱助其成长,助学成就希望。文化改变命运,知识助力摆脱贫困。协会把助学与智力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了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力度,进一步巩固了小学、初中“一对一、手拉手”;高中“成就未来”;大学新生“助飞梦想”三位一体助学模式。2021年累计助学142名,支出58.15万元,通过行之有效的助学举措,大大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全区未出现一例因经济拮据而辍学和中途退学现象。



北京市密云区慈善协会为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贫困家庭学生捐资助学

 

  情暖夕阳,爱心助老。在“九九”重阳节期间支出20万元,重点开展了敬老助老活动。其中:慰问 60周岁以上贫困家庭老人80余人,支出4.6万元;为60周岁以上低保低收入老人免费义诊770人,支出15.4万元,此项活动已连续开展了15年。

  助力脱贫攻坚,外阜对口帮扶。对口帮扶是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慈善帮扶则是精准扶贫在新形势下的制度创新,也符合慈善事业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对此,协会注重把慈善公益活动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慈善帮扶模式的进一步拓展。2021年支出10万元,援助湖北省竹溪县峰溪镇灾区群众生活。支出20万元对内蒙古库伦旗5所学校234名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资助,使受助群众和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迎国庆佳节,开展五老帮扶活动。新中国成立七十二周年前夕,协会在全区开展了“五老帮扶、慈善送暖”活动,让那些曾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在各自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且生活困难的老复退军人、老党员、老劳模、村(居)委会老积极分子等“五老”人员,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慈善的温暖。

  西田各庄镇疃里村席成秀老人今年70岁,既是老共产党员又是老退伍军人。服役期间,因战备施工导致腰腿疼痛,他退役后一直久治未愈,疼痛使他行走不便。2020年,他又换上了尿毒症,每周需要三次去医院进行透析治疗。老伴也身患多种老年疾病,出嫁的女儿家庭也不富裕,在经济上无力帮扶,生活十分清苦。在“五老”帮扶活动中,协会为他解决了5000元生活救助金,使他备受感动。此次“五老帮扶,慈善送暖”活动,共救助129人,支出64.5万元,这项公益活动已成为密云慈善的品牌项目。

  凝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协会在做好做实扶危济困、帮老救孤、助残助学等慈善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有效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档次和质量。

  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基金会通过协会定项捐助大城子镇张泉村10万元,修复了通往山外的村级公路,帮助村民把积攒的山货、土特产运出了大山,走进了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香港黄廷芳慈善基金会通过协会再向东邵渠镇西邵渠村捐款40万元,用于户厕改造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新农村建设质量,促进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北京昆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捐款169万元,定项用于大城子镇碰河寺村修建村情展史馆,促进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了乡村文化品位。广东中山八秒太阳能灯有限公司经协会沟通协调,为全区每个行政村的公共场所捐赠并免费安装两盏太阳能灯,共618盏,价值近10万元,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深圳海尔顿净水机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区每个行政村捐赠并免费安装净水机一台,价值120.5万元。香港黄廷方慈善基金会向区保水大队捐款100万元,购置水库巡逻船,为确保库区水质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播撒爱的阳光,救助困境(留守)儿童。“六一”儿童节期间,协会与区妇联、共青团区委共同组织开展了以“关爱困境(留守)儿童,携手践行社会责任”为主题的走访帮扶活动,为困境(留守)儿童送去了节日的温暖和精神抚慰,为困境(留守)儿童撑起了一把爱的保护伞。对全区672名困境儿童、48名留守儿童、3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3名散居孤儿和8名重残儿童建立了档案,采取一人一卡一策,实施动态化管理。通过认真比较和精心筛选,协会支出20万元,对符合帮扶条件的604名困境和留守儿童给予了每人300至1000元不等的救助金,对重点帮扶对象进行了入户走访,对7名未成年人实施了思想疏导和精神抚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灾后跟踪帮扶,确保群众生活。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的冯家峪镇西白莲峪村、黄峪口及波及较重的村下拨专项生活救助善款30万元,用于灾后造成生产和生活困难的群众,保证了他们灾后的生产恢复和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及社会秩序的稳定。

  培育民间慈善组织,助力发展村级公益。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慈善法》和《北京市促进慈善事业若干规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积极营造良好民间公益慈善氛围,协会与镇主管部门共同选择了党建基础好、硬件条件适宜、民风淳朴、村民积极性高的冯家峪镇前火岭村、下营村、西白莲峪村和西庄子村,以及新城子镇的曹家路村、遥桥峪村和塔沟村,在这7个村建立了村级慈善站,协会支出21万元,为每个慈善站配备启动资金3万元,村级慈善站的建立收到了积极效果,深受百姓欢迎。

  2021年3月初,冯家峪镇下营村50岁的冯连文,突患脑溢血病倒,因家庭经济拮据,只好采取在家保守治疗。一天,家里和亲属们已为奄奄一息的病人穿好了装老衣服,随时准备料理后事。就在家人和亲属万分悲痛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华成听说了这事,立即召开村两委班子紧急会议,发挥刚刚成立的村慈善站作用,他一边组织召开两委会议,一边拨打120急救车。李华成带头捐款3000元,支委们也纷纷解囊相助,500元、200元、50元不等,有的村民闻讯后,或多或少都献上一份爱心,很快就收到了13000捐款。120急救车赶到后,冯连文被及时送往医院。协会得知后,作为特例为冯连文解决大病助医款15000元。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出院后的冯连文在爱人的精心护理下能缓慢的独立行走了。冯连文的爱人含着感动的泪水,专程来到村委会感谢村干部,还给区慈善协会送来一面锦旗。冯连文的爱人逢人就说:“我到啥时候都不能忘记,是共产党领导得好,还有社会上的好心人、村里的好干部,给了我丈夫第二次生命。”

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2021年,区慈善协会主动作为,创新前行。在《慈善法》颁布六周年之际,印制并发放了《慈善法》普法知识问答;携手慈善、奉献爱心、从我做起。发放《北京市促进慈善事业若干规定》等宣传折页各2000余份,发放“慈善密云、扶危济困”宣传布袋1000余个。在果园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开展了以“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展出了密云慈善成果宣传展板,全区各镇(街)在显著场所张贴了慈善宣传海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有效普及了《慈善法》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慈善理念的认知和理解,也增强了慈善工作者的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深入基层、走访慰问的机会传播慈善。慈善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也是大众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期盼,只有将慈善理念根植于社会,形成广大公众的慈善意识,才能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投身慈善事业。协会在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过程中,注重弘扬博爱思维、互助观念和利他精神,营造人人知善、向善、行善的良好氛围。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始终心系百姓,以想贫困群体之所想、帮贫困群体之所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协会工作人员大都兼职在岗,工作中合理安排主次,科学分配时间,从未出现慈善工作与分内业务碰撞的现象,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责任心事业感,保证了各项慈善工作的圆满完成。

时光荏苒辞旧迎新

扬帆起航再创佳绩

  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同时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些都必将给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协会全体工作人员将以新的姿态,新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工作斗志,上紧弦、拉满弓,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组织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慈善法》,自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实施、公众参与、慈善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做好新年度工作,慈善协会将注重在打牢基础上下功夫。健全和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慈善组织网络,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集合力量,加大善款筹募力度,增加善款积累总量,为推出新的救助项目奠定雄厚基础。深入调研,打造慈善公益品牌,提升慈善事业发展后劲,注重实效。及时精准实施救助,充分体现慈善“雪中送炭”的突出特点,激发慈善组织活力。评比表彰,运用激励机制,树立道德模范,传递榜样力量,弘扬慈行善举精神。

  继续深入宣传贯彻《慈善法》。重点是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慈善法》,讲好慈善故事,树好慈善形象。让慈行善举助人为乐成为一种风尚;让扶危济困、帮老助孤成为一种美德;努力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爱公益”的全民慈善氛围和城市文明新风尚。



区慈善协会举办《慈善法》宣传周活动

 

  继续以“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社会筹募常态化。与区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好“七·一”期间“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力争捐款数额再有所突破。继续抓好“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开展常态化善款筹募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借助慈善网络平台,大力推进网捐模式。

  以开展传统项目为基础,着力拓宽新的慈善领域,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慈善工作的显著特点就是“雪中送炭”,帮人之危难,解困之急需。将继续做好大病助医、助老、助学、意外突发事故救助及困境(留守)儿童帮扶等传统民生保障项目。此外,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坚持高点站位,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凝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在新农村建设中彰显慈善作为。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厚植慈善文化,共建文明善美密云。对慈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典型事例给予及时宣传报道,提高慈善新闻的社会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正能量。鼓励和提倡基层慈善工作者积极加入宣传队伍中来,形成人人都是慈善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

  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档案,经得起历史审计。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对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严把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建立健全财务档案。坚持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广大公众特别是捐赠人的知情权、监督权,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质询,提高财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建立和发展慈善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志愿者服务社会化。志愿者参与慈善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是社会力量介入慈善事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建立慈善志愿者基本信息;二是要根据实际需求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服务技能;三是要建立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为良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建立志愿者活动档案,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辞旧岁2021匆匆别去,迎新年2022踏祥而来。新的形势需要新的担当,新的时代呼唤新的作为。慈善事业作为行政力量、市场力量之外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三种力量,是一项前景广阔的伟大事业。在密云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慈善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区慈善协会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坚定慈善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面向全区大局需要和群众实际需求,勇于发挥调查研究的先导作用,用实际行动织就慈善事业新一年更加绚丽的春天。

本组图片由郭义才提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