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247期6版)
诗赋言志寄情
云集在五龙背镇上的多是老人,天南地北的都有。据介绍,在夏天,南方人居多。到了冬天,北方人居多,因为,冬天泡温泉也是一大享受。在宾馆办公室墙上,挂着不少锦旗,都是来这里疗养的老人们送的。有北京的、天津的、上海的、南京的。其中,一位来自天津夫妇赠送的锦旗格外引人关注,这是已经来7次避暑的一对老夫妇送的。宾馆的大堂里,他俩现身说法,给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各地游客介绍他们的感受:
“这里的气候好啊,我们每次来一二个月,把天津的高温季节避过去了,舒服;每天也不用做饭,一天泡二次温泉,享受呢;饭菜也好,中午和晚上六菜一汤,在家也没有这么丰盛;最主要这里性价比好,我们退休老人能够承受。”
一位已经住了一个多月的老者抢着说,这里的服务态度好,女孩子们都是当地人,实在。尤其是对我们老人,服务员都是轻声细语的,随叫随到,对我们就像对待家人一样。住在我们楼下的一对天津夫妇,男的患疾,整天坐着轮椅,泡澡有服务员帮忙。有一天,大家没看见老太太,住我们房间对面的江苏镇江来的两位老太太告诉我们,老伴回家取药去了,这几天伺候老头的活都交待给了服务员。这两位80多岁的镇江人,似乎还有别的伴,每天饭后,都一起结伴到外面散步,午睡之后,准时在房间里打牌。牌桌是向楼层服务员借的。那天,我要写毛笔字,她们主动把牌桌让给了我,偶尔还进来聊聊天,我似乎又有了小时候邻里相处的感觉,觉得比在北京时,家里大门一关,两口子大眼瞪小眼那样的日子快活多了。又有一天突然下起雨来,我赶紧上楼顶收衣服,气喘吁吁地上楼一看,楼顶的衣服全部被收到了楼道里,我很是感激。碰到牛总的女儿,即牛艳,我借此事表扬她们,牛艳总腼腆地说,也不全是我们服务员干的,有时候是客人帮助大家收的。我说,你们这里主宾关系处得真的不错,价格也不贵,能够保证有利润吗?小牛迟疑了一会儿,轻声说,以前还可以,现在经营压力是很大的。我说你们就不想稍稍涨一点价格吗,大多数老年人还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牛总说,我爸爸不让涨,说都是回头客,多挣那一点钱没意思。
听得小牛总的一番话,我一时兴起,写下了平生第一首“赋”:
龙者,隆也。宾馆所在,五龙背镇,龙脊地也。环镇皆山,山势逶迤,起伏有度,低者几十米,高不过数百,然郁郁葱葱,颠连不绝,邈邈若神气隐,勃勃如生机显。 神龙见首,有其五也;潜龙于渊,阳之藏也;见龙在田,利见于泉。
水,横际于地下,奔突于岩隙,集土石之精粹,采琼浆之英华,硫磺其内,温热其表,色纯而糯滑,气清而微熏;泉,白水也。出而温,温而润,温泉之所谓也。古之汤池,贵妃浴之。五龙温泉,亦自唐始。倭窃神泉,暴虐五龙;苏俄设馆,怡情养性;五星耀华,泉归于民。
改革兴,民营出;势利知,大局识。镇区激励,牛氏始作。天时地利,不如人和。上者仁,下者敬,上下相宜,顺天敬时也;经者宽,营者慎,经营有序,利在其中也;主者宾,客者顺。主客融融,江水之长也。鹿有回头,芳草茵茵;客有回头,生意欣欣。温泉小镇,名满辽东;龙之元者,誉享京沪;慕名而至,名至实归。
是日也,登高远望,则见浩天茫茫,云卷云舒。但信人生三百年,穷经皓首不得闲;老来龙元泡温泉,心驰神怡成散仙。至日薄西山,携旧侣三五,话岁月峥嵘。噫嘻!老夫聊发少年狂,白首且学粉丝红。
此龙元者,消暑度假宜居所也。祛病疗疾,颐神养性皆所宜也。噫吁嚱,吾独爱此泉!
说是在这里静养,但是一方水土一方趣味,总是要到四周转转看看。好在宾馆附近,有各式各样的旅行社,我们负责凑人数,他们负责包车、包景点、包午餐。这样,我们出行了几次。附近的如五龙背公园、鸭绿江公园、锦绣山公园、老街、朝鲜民俗村、虎山长城、凤凰山公园、大梨树等,我们分几次都有所涉足。
别看都是老年人,拍照、做小视频样样精通。每次回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拍摄的东西发到群里,各人将自己喜欢的,各自收藏;或者转发给没有机会来丹东的亲友,名之曰:共享。
五十多年前的“北大荒”军垦战友,如今结伴丹东五龙背,来到全国美好乡村大梨树村。留下欢乐的瞬间,唤起青春的记忆
我们这些昔日的老友,外出旅游,图的是在一起乐呵。每到一处,约好集合时间,便各自组合,三三两两,各奔东西。大家充分享受边走边说的快活,观景倒反而在其次。实事求是地说,在那些“老江湖”眼里,入得了他们法眼的不多。
当然,丹东的山水还是非常秀丽壮美的。鸭绿江之外,有五龙山、凤凰山、虎山长城等处,都有一些好景点。
丹东西北处25公里,就是五龙山景区。离我们五龙背镇更近,坐公交车四五站就到了。在我们住的宾馆,朝东望去,窗含的那个高岭,就是五龙山主峰,海拔708.5米。从最高处出发,绵延不绝的山峰,错落有致的四散开来,好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淳朴而神奇的民间故事。据说,在日伪时期,这里就因其雄、险、奇、幽、美被列入“国立公园”。五龙山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秦汉以降,兵家必争。元明两代,政府都在这里设卡建堡。有清一朝,此处更因其“龙兴重地”而重加保护。看来,五龙山之“龙”,不仅以其形状得名,与爱觉新罗氏发源也有关联。再往前溯,辽宁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出土于辽西红山文化遗址的“玉龙”,是我国第一个出土的“玉龙”,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以此推算,五龙山这个地方,与辽宁其他地方一样,还是中华龙最早的故乡之一呢。
与五龙山一样,凤凰山也是长白山的余脉。不一样的是,五龙山已经由民间管理,而凤凰山还是国营;凤凰山列入国家级风景区,号称辽宁四大名山之一,而五龙山级别和名气都不如凤凰山;凤凰山的高度(836米)、面积也大于五龙山。故而门票也高于五龙山。自然,我们70岁以上的老人是免票的。由于天热和腿脚的原因,凤凰山上许多著名景点我都没有上去,诸如玻璃栈道、老牛背、黑风口栈道等,它们的好处,都是听上去的人回来说的。怎么怎么险,怎么怎么奇,怎么怎么秀,云云。在我看来,天下奇山大同小异,无非“雄奇、险、峻”,低矮一点的加上一个“秀”字。我历来主张,看山观景,游山玩水,最高的境界是看透、悟深。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观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我深以为然。我认为,游记千千万,白描是一个境界;描龙绣凤又是一个境界;观之有得,又是一境界;深而思之,则境界最高。由此,我更加喜欢山川秀美且杂糅人文内涵的地方。
相比之下,大梨树这个地方,我还是很喜欢的。你看,一个本来很普通的东北山村,过去也和中国许许多多的农村一样,既穷又囧。出来了一个能人,赶上一个好时代,带领大家彻底改变了家乡的面貌。原来的穷山恶水,现在变成青山绿水。其实,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不过经过人文整治,经过资源重组,现在展露给我们的,简直是一个小巧秀美的浙里山村。整座村子,坐落在两山之间,一条小川缓缓穿过村庄,所谓“一水饶村阁”是也。河里有楼船亭台,有游鱼野凫,有莲藕飘香,有菰蒲护堤。野菊夹岸,金黄色一片,沿川而去,直至无穷碧绿。古诗所描述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境豁然面前。
河岸的旁边是街道,店面林立,显然,游客高峰的时候,这里一定繁华锦簇、生意兴旺。居民小区连片接壤,蛇形碟墙里面,清一色的二层小楼,有的人家门前,还挂着党徽。导游说,那是党员户,村子里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在分配住宅时,他们让群众优先。导游还说,房子的分配,各户均等,免得有大有小,出现矛盾。村子宽宽窄窄,完全按照山形走势展开。旅游车开了十来分钟,才驶出村子,回首再看,大梨树村完全淹没在郁郁苍苍之间。
据介绍,这个村子的带路人,叫毛丰美,是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担任党支部书记起,他就带领全村老百姓致富奔小康。他的一个毕生追求十分令人感动:“让全村百姓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现在,在我们看来,村民的日子已经远远超过城里人了,可是,他却走了。在他的身后,留下来一座9.9米高的“干”字碑,下面用360个“干”字围护,并竖立着两块标语牌:“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可惜,那座矗立在大梨树万亩果园最高峰的“干”字碑我们没有看到。但是我们从导游兼司机那充满崇敬的口吻中,看到了它的高大,它的伟岸,以及人们对于将它树立起来的主人的深深的怀恋。
五龙背的山,五龙背的水,五龙背的人物,五龙背的景色,让老媪追,让老汉醉。
(作者为原中华儿女报刊社社长,中国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 石国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