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抗洪意志凝聚强大合力 登封见证“亿万爱心”
2021-08-17 10:21:0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武莞青 本报记者 王杰)今年的河南特大洪灾,诸多河南同胞一起经历艰难岁月,全国各地同胞不离不弃,形成强大合力,与河南人民一起并肩作战,经历艰难岁月,引人回眸与反思。


  据了解,在7月20日河南省大范围强降雨中,登封市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洪水灾害,大量街道、房子、农田、道路、通信设施被大水淹没着,大量牲畜被冲走,令人触目惊心;被困在暴雨中的乡亲,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情况万分紧急。

抗洪意志:兄弟各省“亿万爱心”

  特大洪灾面前,登封市慈善总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统筹安排下,紧急发出“防汛救灾驰援登封”专项募捐活动倡议书,顿时,这座城市再次见证了中国亿万人民的抗洪意志和力量,全国各地的爱心四方汇聚汹涌而来……

  7月23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慈善总会第一时间为登封市防汛救灾工作捐赠1500万元爱心善款。

  7月25日,广东省汕头市民政局捐赠11.2万元爱心善款及价值10万元的救灾生活物资。

  7月26日,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通过支付宝公开募捐,为登封我市募集200万元善款用于灾后道路重建和捐赠47.5万元设立帮扶退伍军人群体项目,以及价值75万元的发电机、抽水泵和救援应急包等物资。

  7月27日,湖北省宜昌市华海汽车施救有限责任公司捐赠6万斤高山蔬菜和4000斤猪肉。

  7月28日,新疆伊犁特克斯县民政局捐赠4000件矿泉水和2万个馕。

  7月29日和8月12日,江苏省昆山市慈善基金会分两次为登封市防汛救灾工作捐赠300万元爱心善款。

  7月30日,广东东莞市金羊慈善基金会捐赠价值67万食品物资……


强大合力:善款善物“爱的奔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每次重创和重建,都会变得更加强大与团结,人民的力量,建设着新家园,人人都是美好世界的建设者!

  据悉,截至8月12日,登封市慈善总会接收到来自北京、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广州东等省市全国各地抗洪救灾善款13775.89万元,爱心援助物资总价值1175.41万元。

  登封市慈善总会对话媒体表示:这场千年一遇的暴雨洪水,让登封人民身陷断水断电、饥寒交迫的险境中;这场驰援,也见证中国人骨髓里的团结与爱心;紧急救援刻不容缓,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新疆、江苏等各省兄弟都紧急救援……

  这些善款和物资,带着浓浓的关爱和祝福,流向了各个乡镇村落。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统筹安排下,正高效发挥着这些善款善物的作用,助力恢复各项基础设施,尽快帮助人民灾后重建,助力恢复全市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灾难启发:建设家园“觉醒心灵”

  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总能找寻到一种让我们刻骨铭心情感,总能找到有一种让我们追慕不已精神。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尽世事,阅尽古今,领悟智慧,觉醒反思。

  千百年来,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正义、责任、担当、大爱。曾经,文天祥对着波涛大声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向天地发出的忠于祖国的赤诚呼喊。简陋的书屋中,范仲淹写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千古名句……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我国耳熟能详,面对危难,面对洪灾,中华儿女迎面而上,选择治理洪水,大禹带领人民用13年战胜了洪灾,重建了家园,将无数的沼泽变成肥沃的土地。登封与大禹也有千古渊源,登封有一座嵩山,传说是大禹父亲鲧的封地,大禹继承了父亲的封地,曾经在这里安家。登封现存的大禹文化胜迹有20多处,大禹治水的故事分别被登封市和郑州市评为十大历史故事,这是中国人所真正崇尚的精神。

  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勇于胜利、敬畏生命、热爱同胞、热爱自己的祖国,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基因和血脉之中……相信在全国人民对河南同胞的帮助与厚爱下,将一起重建外在和内在的新家园,一起照暖人生,一起照亮世界!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