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兰考葡萄架乡:引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1-06-07 15:46:3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刘银花 张静 本报记者 江川)为隆重表彰在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大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日前,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表彰了部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由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在这次表彰中脱颖而出,荣获了“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受表彰的葡萄架乡辖20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近25000人,属于典型的农业乡,主要农产品为小麦、花生、玉米、 棉花和其他杂粮。几年来,在伟大脱贫攻坚战略中,新一届党委班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2020年5月,该乡被确定为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盛夏六月,麦穗金黄,地处豫东的葡萄架乡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鳞次栉比的小楼,干净整洁的街道,车水马龙的乡村,产能不一的工厂,昭示着这里正在小康路上阔步向前。乡党委书记曲杰和党委副书记、乡长张静都是干事创业的青年干部,两个年轻人带领一班人和全乡干部积极践行群众路线,通过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把所有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把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把各种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在脱贫攻坚路上依靠群众想办法,紧贴群众找办法,带领群众学办法,为这个曾经的贫困乡实实在在趟出了一条决胜脱贫攻坚之路。

  脱贫攻坚怎么干,党建引领是关键。实践中,他们坚持把党支部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通过吸收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中的优秀分子进村“两委”班子,优化了基层党组织。以“支部连支部,加快奔小康”和“百日驻村”活动为抓手,按照“五净一规范”要求,改善了181户贫困户人居环境面貌。制定了《葡萄架乡“红黑旗”评比制度》,在全乡树立了“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和干坏不一样”的工作理念,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工作氛围。与此同时,配足配强“1+1+1+5”专职扶贫队伍,从年轻干部中选派11名驻村工作队员和20名责任组长到脱贫攻坚第一线锻炼成长,激发了年轻干部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精准施策,重在实效。扶贫路上,他们对全乡1105户建档立卡户入田间地头走访了解,召开“晚间会”、座谈会宣讲扶贫政策,交流帮扶工作,为全乡稳定脱贫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紧紧抓住产业发展重点,采取党员带头、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在提高脱贫质量上下硬功夫。以横穿全乡的省道为界,路北发展黄桃、葡萄4000余亩,建成温室大棚500余座;道南种植蜜瓜大棚4000余座,形成了“南瓜北果”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兰考蜜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家合作社成功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和注册商标。为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产业基地灵活就业,依托2家劳务公司实现劳务输出500余人,富士康、恒大重点企业就业271人,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带贫模式,带动了贫困人口近400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葡萄架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2个龙头企业、3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3个扶贫车间作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组织党员干部、村内群众6000余人次参与集中“清零行动”,修订完善20个行政村村规民约。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充分利用“一米团”宣讲活动、板凳会、微信群等形式,开展宣讲活动63次,举办幸福饺子宴302次,评选出“领星级文明户”4300户、德孝之星先进典型340人。“舞动中原”“文明葡萄架,出彩新时代”等各类文艺汇演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展现了该乡新时代群众的风采。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