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三秦大地彰显慈善力量 陕西省2020年慈善抗疫和扶贫工作综述
2021-01-12 21:29:19    慈善公益报

三秦大地彰显慈善力量

——陕西省2020年慈善抗疫和扶贫工作综述

  慈善公益报  2020年,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中,陕西省慈善协会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配合省委、省政府抗疫、扶贫工作大局,努力践行《慈善法》,不断激发社会各界的慈善热情与活力,募集款物价值达8.06亿元,投入善款善物价值7.07亿元,实施了千余个抗疫、扶贫慈善项目,惠及群众逾百万人,成为陕西省社会力量抗疫、扶贫的主力军。省内外359个爱心企业、单位和734.55万爱心人士在线下、网上进行慈善捐赠,在三秦大地上荡起了炙热的社会温度和强劲的慈善力量。

硬核抗疫

  庚子年的春节,中华大地爆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举国上下打响了一场“抗疫”的人民战争!

  疫情爆发后,省慈善协会快速反应,在全省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的当天,紧急组建宣传动员、网上众筹、线下募集、物资采购、志愿者服务五个行动小组,并发布募集倡议书,号召广大爱心人士网上、线下捐赠,组织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服务。

  抗疫募集网上先行:大年初二晚上,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紧急部署,13个项目相继在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美团公益、轻松公益和本会官网多平台发起,92.8万人次爱心捐赠,45天网上众筹抗疫善款3459.16万元。

  线下募集高潮迭起:西部证券公司捐赠1000万元设立了“关爱逆行者专项基金”;“陕国投”和“西安迈科”捐赠1000万元设立了抗疫慈善信托;千树塔矿业公司捐赠1500万元;浙江李书福基金会捐赠价值1023万元的汽车和医用物资;澳优乳业捐赠价值500.47万元的优质奶粉;陕西红星美羚乳业有限公司捐赠款物513万元;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捐赠400万元;榆阳区方家畔煤业有限公司捐赠抗疫善款300万元;西安西测技术股份公司、陕西中烟工业有限公司、中国烟草陕西省公司、贵州茅台陕西省经销商联谊会各捐赠100万元……截至当年6月17日,省内外301家爱心企业、单位,94万爱心人士线上、线下捐赠抗疫款物价值达1.24亿元,累计支出1.13亿元。

  市、县联合大行动:117个市、县(区)慈善会在当地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抗疫捐赠,募集款物2.623亿元,全省慈善会共募集抗疫款物价值3.86亿元。

  争分夺秒采购物资:疫情暴发突然,防护物资匮乏。2020年春节期间,省慈善协会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争分夺秒采购物资。渴了,喝瓶矿泉水,饿了,啃包方便面,先后历经30个昼夜,价值3232万元的紧缺医用物资终于采购成功!由于时间紧迫,178卡车、2681吨抗疫物资连夜进行装卸。

  送陕情驰援鄂·汉:2月3日至8日,价值500万元的4万份核酸检测试剂盒和12台负压隔离仓捐送到武汉金银潭等四家医院。相继,在省民政厅相关部门的指导下,1526万元的抗疫款物分六批次捐送到湖北省慈善总会和武汉、黄岗、十堰市定点医院。湖北省派警车护送,称赞陕西:“雪中送炭”!

  关爱赴鄂抗疫逆行者:省慈善协会联合西部证券公司等爱心企业实施“关爱逆行者项目”,向陕西省1204名赴鄂医护人员发放关爱金1462万元;采购2万袋“安心裤”关爱女性医护人员;又联合爱心企业向赴鄂医护人员发出了慰问信。“逆行者”凯旋归来后,会领导又带着100万元的防护物品和慰问金到疗养院慰问,并与中华慈善总会联合蒙牛集团向1310名逆行者每人赠送24箱牛奶补充营养,加油续航。

  35场捐赠助力省内抗疫:募集、采购4170万元急需抗疫物资,组织35场集中、主体捐赠活动助力省内抗疫。其中向唐都医院、省传染病医院、省人民医院、西安交大一和二附院、西京医院、省疾控中心、西安国际机场等23家省级定点、重点医院和疾控单位捐赠了价值2799万元的医疗物资;联合市、区慈善会向12个市、区定点医院捐赠抗疫款物价值1371万元。

  关爱弱势群体:疫情期间,省慈善协会网上众筹516万元,采购防护物品捐赠到省内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疫情期间,西安市残疾人刘九的妻子不慎从五楼坠落,省慈善协会在网上众筹20万元,吴前进会长亲自前往医院安排救助。

  志愿者冲锋在前:在三秦大地抗疫阻击战中,慈善志愿者的红马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西安太阳花慈善志愿服务队500多名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疫情期间定点、重点医院医护人员。

  ——“爱心大姐”“西安先锋”等41支直属志愿者团队纷纷联系爱心企业筹募医疗和生活物资,捐送到医院和一线抗疫干警、社区工作人员。

  ——慈善志愿者朱如归大年初一坐火车、徒步48小时到湖北孝感县人民医院,进入隔离病区为新冠肺炎患者送餐、喂饭,一干就是59天。

  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省30余万名慈善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捐、募抗疫款物近千万元,志愿服务逾百万工时。

  助力复产复学:疫情趋缓后,省慈善协会助力“六稳”“六保”,筹措122万元防控物资捐送到企业、学校。

  一声声抗“疫”募集的号角吹起,一车车“弹药”送往“疫”线阵地,一个个慈善人逆行向前,在三秦大地竖起了慈善抗“疫”的魏巍丰碑!

慈善扶贫

  2020年,省慈善协会线上、线下募集扶贫款物价值6.82亿元,实施慈善扶贫项目986个,帮扶贫困人口逾百万人次,成为陕西省社会力量扶贫的又一支主力军。

  社会扶贫:实施“三大节日救助”项目,春节送温暖支出善款811.42万元,慰问16305户贫困家庭。在“六一”儿童节开展“同心筑梦、爱暖明天”活动,募集价值300万元的爱心大礼包,聚焦关爱3万名贫困、留守、残障儿童。在重阳节开展“情暖夕阳,爱心敬老”活动,筹集款物价值3000余万元,联合市、县慈善会开展向贫困、孤寡老人送关爱大行动。

  交通扶贫:以政府“购买服务+慈善募集”的方式筹集善款5683.91万元,在山大沟深的贫困山区建设慈安便民桥661座,多年来,累计建桥5546座,解决了近300万人口的渡河难题。

  教育扶贫:线上、线下募集善款3191.36万元,用于扶智助学,帮助15956名学子完成学业。承接恒大集团2.41亿元善款,在全省贫困县建设中小学校。

  健康扶贫:组建医疗、药品器械、志愿者服务三大健康扶贫联盟。募集资金、医药器械价值5287.23万元,实施大病救助、救急救难项目。援引中华慈善总会药品价值6287万元,向7990名贫困患者予以发放。网上众筹1.4亿元,救助省内外贫困大病患者。

  产业扶贫:线上、线下筹款3802.1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担任扶贫合力团团长单位,投入581万元,联动12家社会组织,投入1161万元在丹凤县产业扶贫。

  消费扶贫:探索“慈善推动、电商参与、市场运作”消费扶贫模式,主办《我为秦岭来拼单》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参与“薇娅魅力中国行”陕西站消费扶贫活动;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办“陕西特色馆”。累计网上销售扶贫产品1065万元。

  关爱“一老一小”:联系爱心企业浙江慈溪鼎安方舟环保科技公司,捐赠物资价值8231万元,分批次为全省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军人荣誉院和学校安装冷热净水器、空气净化器及电视机。

  抗洪救灾:2020年8月6日,洛南县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省慈善协会紧急募集450.93万元善款和物资送往灾区。近4年投入善款2416万元,实施救灾项目105个,帮助13.09万名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关爱退役军人: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合作,2020年线上筹募“关爱退役军人基金”2438.5万元。以“精准滴灌”模式发放关爱金910万元,帮扶贫困退役军人868名。

  关爱农民工: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设立“农民工关爱基金”,巩固脱贫成果。

  运行中国社会扶贫网:为121万贫困人口发布需求;动员375万人士注册爱心帮扶。贫困户发布需求55.5万个;爱心帮扶有效对接52万件,对接成功率达到93.7%,荣获中国社会扶贫网运行“最佳突破奖”。

树德育人

  陕西省慈善协会实施八大工程传播慈善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德育人,参与社会治理。

  中小学慈善教育工程:联合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校实施慈善文化教育工程,学生每月上一节慈善课、举行一次慈善主题班会,写一篇善行作文。用“爱”塑造学生心灵,用“善”培养学生行为。

  阳光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联合省高教工委在全省高校开办慈善文化大讲堂,开展慈善项目创意、摄影、征文、书法大赛,举办慈善文化沙龙,利用暑假组织高校志愿者团队深入贫困山区扶贫支教。

  社会慈善文化传播工程:开展慈善书画、摄影、诗文征集大赛;组织文艺志愿者团队进村庄、到社区演唱爱心歌曲;募捐图书21.4万册,实施共享图书“爱为读”项目;设立公民道德基金,表彰奖励“陕西好人”,助推厚德陕西建设。

  媒体慈善宣传工程:创办《善天下》杂志并公开发行;主办《陕慈快讯》交流慈善工作;与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合作开办慈善专版、慈善公益栏目;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建立官方微信群、发布短视频等,形成慈善宣传融媒体矩阵,抓工程、打战役提高宣传质量。

  慈善文化理论研究:利用“省慈善研究院”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出版慈善文化专著、研讨慈善重大课题、举办各类慈善业务培训班、开办慈善老年大学教育课程等,其卓有成效的工作支持了陕西慈善事业创新发展。

  慈善文化养老工程:两年线上、线下募集1260万元在社区开办慈善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搭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善的平台。

  举办慈善高峰论坛:举办“中华慈善论坛”“西部论善”研讨慈善课题,荟萃发展成果,为慈善事业提供理论指导。

  举办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9月5日前后开展“中华慈善日”“陕西慈善周”主题活动,宣传《慈善法》,推介慈善项目,表彰“三秦善星”,开展慈善募集。在2020年“助力脱贫·慈善之光融媒体晚会”上,参会的328家爱心企业(含市、县)举牌展示慈善捐赠8.73亿元,65位书画艺术家现场捐赠作品,义卖收入30万元。

探索创新

  陕西省慈善协会积极构建大慈善思维,创立大慈善格局,积极探索新时代慈善的路径与模式。

  慈善募集创新:创建了企业捐赠、社会众筹、冠名基金、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外企合作与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六大慈善募集平台。设立各类基金83支,基金总额7.6亿元,年可用善款5456万元。2020年慈善募集款物总额8.06亿元,创历史新高。

  慈善项目创新:2020年10月份,在安康市石泉县召开了项目推进会,对传统的慈善救助进行梳理整合,提供精准化的救助和专业化的服务。推动慈善救助项目化,项目管理规范化,项目质量品牌化。几年来陕西慈善协会先后有21个项目荣获国家、省政府和中华慈善总会慈善项目奖。

  数字慈善创新:以“互联网+”为驱动,开发数字慈善新业态。2020年腾讯“9·9公益日”活动中,省会顶层设计,深入市县宣讲培训,动员社会各界参与。9月7日至9日三天网上筹款2.097亿元,全年网筹2.927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70%。五年来,在线上推介公益众筹项目3271个,网络募款5.6亿元,参与捐赠网民逾3200万人次,开创了数字慈善新格局。

  志愿服务创新:省慈善协会连续8年开展“创先争优”评星晋级活动,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全省6815支慈善志愿者团队、53.67万名志愿者进社区、到农村、入农户,围绕慈善项目开展各类慈善义工服务。打造了 “三大节日送温暖”“一元关爱”孤寡人、“爱我母亲河”、我是一棵松·保护大秦岭等品牌服务项目。

  创建“慈善幸福家园”:《慈善法》颁布实施后,省会探索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在农村创建“慈善互助会”,在城镇创建“慈善社区”。2020年,创建活动与中华慈善总会发起的“幸福家园”工程相结合,在村社(区)设立慈善工作站,建立村社互助金,开办“关爱中心”,建立慈善公约,组建慈善志愿服务队。在村、社(区)打造了居民参与、社会帮扶、文明自治、互帮互助的新时代慈善幸福家园。截至目前,省慈善协会已安排资金启动2000个“幸福家园”工程实施。

  慈善实业创新:提升慈善组织造血功能,建设了年分拣处理2500吨废旧衣物生产线,累计放置“爱为宝”回收箱5239个,累计回收衣物9716吨。建设运行了“儿童探索博物馆”。

  组织建设创新:省慈善协会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培育大爱情怀、务实双创、克难攻坚、清正廉明的慈善精神。创建“双强六好”党总支,开展比服务、比创新、比亮点、争一流的“三比一争”活动。招聘研究生、大学生打造专业服务慈善团队,建设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公信型社会组织,苦练内功提高慈善公信力,外树形象提升慈善影响力。

  这一年,省慈善协会春华秋实,荣获多项慈善殊荣:荣获省委组织部全省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中华慈善总会‘驰援湖北·关爱逆行者’项目奖”“中华慈善总会品牌项目‘省内抗疫’项目奖”“全国轻松筹‘2020年度公益号召力社会组织奖’”“中央网信办‘2020网络公益优秀案例’”等多个奖项。当年9月份,全国人大白玛赤林副委员长来陕执法检查,对陕西省慈善协会抗疫和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国人大社建委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在陕西调研时指出,“当前陕西慈善工作发展势头强劲,整个队伍保持着真抓实干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业绩突出,亮点纷呈,经验可贵,走在前列,其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并提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也提出“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支持和引导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五中全会为新时代慈善工作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使命。在新的一年里,陕西省慈善协会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以振兴乡村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奋进新时代,开辟新征程,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慈善事业再创新辉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赵浩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