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扶贫变成自家的事
——湖北省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贴心入情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2018-2020年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年。2019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目标:实现90万人脱贫、800个村出列、17个县摘帽。加大四大片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重点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湖北省慈善总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精心策划、推出了“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搭建了一个规范、透明、高效的平台。
缺水,是烙在湖北恩施建始县红岩寺镇金子墩村村民祖祖辈辈心中的痛。海拔1460米的红岩寺镇金子墩村,风景优美,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但这里的人们想要取水必须穿越垂直300米的峭壁,没有年轻劳力的家庭只能“靠天吃水”——积攒雨水。
为了解决村民的用水问题,红岩寺镇委、镇政府安排投入资金,协同各方面水利专家勘测设计,饮水工程项目建成后,但最让金子墩村发愁的是入户管网及水表的资金迟迟没有着落。
“我们当时正愁怎么解决这困境,赶巧‘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就给我们伸来了援手。”村干部周鹏说。2018年9月15日,“金子墩村民安全饮水入户管网项目”正式启动。
通过村小组的解读与宣传,村民们积极投入到募捐当中,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在外务工的村民。家乡的发展牵动每一个村民的心,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聚少成多。
“这互联网好呀,在短时间内,我们就筹到了1万余元,加上湖北省慈善总会5万元配捐,这心口上的石头可算是落地了。”周鹏激动不已,“村子虽然不富裕,但也不能光等别人的帮助,‘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也让我们实现了自助。”
现在这项目已经全面建成,“幸福家园”帮助金子墩村实现了几代人的期盼,让清水流进了家家户户。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是湖北省慈善总会联合各市(州)、县(市、区)慈善会,以湖北慈善“幸福家园”微信公众号为入口,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公益宝”上,利用合法资质,为全省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单独设立可以独立筹款的村社互助基金,提供给村社开展互帮互助的互联网众筹募捐服务,构建服务全省广大村社的合法慈善参与渠道。
该项目以慈善组织“小额冠名基金”理念,通过亲情乡愁挖掘村社“朋友圈”的资源,倡导村(居)民互帮互助,就近发现社会问题,就近解决社会问题,把共建共享的理念落到实处。
据了解,“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以“老家养我一阵子,我恋老家一辈子”为宣传口号,动员常年在外的事业有成之士把对家乡的眷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该项目立足于村(居)民之间的互助,致力于提升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使项目在树立村民自力更生的脱贫意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湖北省慈善总会从历年结余的工作经费中拿出1000万元,通过微信转发、捐赠配捐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捐赠力量,实现慈善能量的扩散。目前,“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设计中将省、市、县慈善组织都纳入项目推广、实施体系,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省联动的大格局,在促进湖北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全省共有2307个村社认领基金,发布众筹项目2015个,涉及78个县(市、区),累计筹集善款3217.21万元。该项目共有18.47万人次参与捐赠,146.82万人次参与转发,人均捐赠额为99.24元,社会捐赠资金为2202.76万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