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企业新闻
“津西钢铁”用真诚回报社会 记爱心企业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5-26 08:24:02    慈善公益报

“津西钢铁”用真诚回报社会

——记爱心企业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西钢铁)始建于1986年。现已成为钢铁、非钢、金融三大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香港上市公司,连续19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20年名列第182位,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第27位、河北省首位。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津西钢铁不忘产业报国初心,牢记壮大民营经济使命,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以造福社会为己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达330亿元。积极支援国家和地方慈善事业的发展,累计向教育、交通、优抚、抗震救灾、精准扶贫、抗击新冠肺炎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3亿多元。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敬远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2020年2月23日,津西钢铁集团充分发挥全球营销网络优势,在国外订购价值1000万元的防疫物资,并第一时间捐赠给防疫一线

 

  承担责任、共抗疫情。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津西钢铁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向河北省迁西县红十字会捐款100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向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发出倡议书,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及广大员工爱心捐款,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累计捐款捐物超2000万元。津西钢铁近千名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自愿踊跃捐款12.41万元。

  关爱员工,增强员工幸福感。津西钢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关心员工生活,为员工办实事,在全国首创“5+2”津西特色保障体系,不让一名员工因病致贫。2007年11月,建立全国首家民营企业“特病大病特困救助基金”,此基金与员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共同构成具有津西特色的“5+2”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困难员工的后顾之忧。2020年救助困难员工及家属102人,发放救助金42.47万元,最高救助10万元。

  设立专项教育基金,为区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津西钢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没有忽略教育的重要位置。为了帮助和支持迁西县教育事业发展,捐资助教,造福桑梓,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现已捐资助教5000余万元,先后建设高标准迁西县静远幼儿园,参与建设三屯营津西小学、迁西一中、援建东荒峪小学。津西钢铁设立的“静远教育基金”,奖励迁西地区德教双馨、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品学兼优、成绩优异的学生。2020年11月份为当地中学获得2019年度静远教育基金教师创先争优奖、学生创先争优奖、静远班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合计100万元;向县教育局捐赠80万元,支持静远幼儿园等学校建设,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带动并繁荣迁西经济的发展。

  投身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河北省“万企帮万村”工作部署,成立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对建档立卡后的贫困人口进行核实确认。近三年来,在贫困户、贫困村、社会慈善基金、改善落后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累计捐款近3000余万元。2020年,津西钢铁投入扶贫慈善事业善款共计30万元,分别为迁西东莲花院马家冲村捐款20万;帮扶贫困村上营乡董家口村5万元,为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捐资5万元,用于唐山市工商联指定或要求的相关扶贫公益方面,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积极回报社会。

  韩敬远表示,国家强、企业强。企业兴盛,则国家昌盛。津西钢铁在争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的同时,始终不忘创业初心,强化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多方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今后,津西钢铁将继续秉持“用最优的工作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实现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与社会共生共荣、和谐共进,勇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