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有情暖苍生
——记内蒙古奈曼旗慈善总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于立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内蒙古奈曼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沙地面积占62%。土地瘠薄,灾害频仍,就像一道道绳索羁绊着人们迈向美好富裕的脚步。奈曼旗贫困人口曾高达21.8万,贫困发生率为57.7%。1986年,奈曼旗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扶贫开发重点旗县。
正是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际,奈曼旗成立了慈善总会,以期通过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但让谁来扛起这面慈善大旗?旗委旗政府经多方研究,最终选择了于立。2016年5月,刚从旗政协主席岗位退下来的于立正式走马上任,挑起了旗慈善总会会长的重担。仅四年多时间,在他的领导下,旗慈善总会就累计募集款物价值1.3亿元,其中现金7212.25万元;投放扶贫救助款物价值9239.77万元,其中资金4546.57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4.77万人次。优异的工作成绩凝结着他的辛勤汗水和真情付出,旗慈善总会被政府主管部门评定为AAAAA级社会组织,社会扶贫工作也得到自治区扶贫办的表扬和通辽市委、市政府及旗委、旗政府的表彰。2019年,旗慈善总会党支部被旗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旗级“文明单位”。于立本人因党建和慈善工作成绩突出,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全国慈善会优秀慈善工作者”,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于立身上有一种老当益壮的奋斗精神,他常说:“为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我愿意豁上这把老骨头!”从联系办公场所到搭建旗慈善总会班子,从深化宣传工作到建立救助基金,从组织社会募捐到亲自上门“化缘”。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同学、战友、老乡等渠道把募捐触角逐步向旗外延伸,劝捐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遍布全国12个省区市,共有600多个单位、2万余人参与募捐,并组织在旗体育广场大张旗鼓地设立“慈善功德榜”,充分体现了“慈善靠大家”的工作原则。
在扶贫实践中,于立创新性地设计开展了“链接式”社会扶贫,把爱心人士的定向捐赠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指标和慈善组织的精准帮扶紧密链接起来。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贫困户中再筛选出老、弱、病、残等贫中贫、困中困的“四无九病”人员,“一对一”给予重点扶持。其间,共为1305户3471人投放资金459.85万元,并签订养殖协议书,制定了“123”管理法,确保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连续3年有收入。在他的引领协调下,共有67家爱心企业捐款1395.3万元,使11个乡镇14个村屯受益。
健康扶贫是于立心中的重中之重。他多次联系杭州健立生物科技公司等6家爱心企业,为全旗24家基层卫生院捐赠了价值2065万元的医疗检验设备。为减轻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患者负担,他积极联系江苏、江西、吉林等地5家制药企业,无偿捐赠价值1355万元的13种常用药品。他说:“只要能为贫困百姓争取到善款,哪怕只有100元、1000元,再苦再累也值!”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