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报(施雨辰)黄花带露,红叶随风。在万物收藏的时节,人间的温暖却正在传递。立冬已至,连日来,各地纷纷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为各类人群送去冬日里的温暖关怀。
在黑龙江省,继向特困残疾低保家庭发放“暖心煤”后,哈尔滨市香坊区慈善总会“冬季送温暖”行动持续加力,再次聚焦辖区低保居民冬季御寒需求,于近期组织开展了“温暖万家”电热毯捐赠活动,向辖区低保户家庭集中发放了1000余条高品质电热毯,为这个冬天再添一份民生温度。这是香坊慈善力量联合社会爱心,共同织就一张覆盖千家万户的“冬日温暖保障网”的务实举措。据悉,在得知香坊区慈善总会的帮扶计划后,浙江省多位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积极响应,迅速筹集匹配,慷慨捐赠了本次行动所需的1000余条电热毯。本次捐赠活动是冬季系列送温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更丰富、更贴心的物资帮扶,多维度、多层次保障辖区困难群众安心、舒适地度过寒冬。
在浙江省,立冬时节,杭州市临平区师生把爱送给千里之外的“小伙伴”。自临平区教育局发动“临石同心·校服传爱”倡议书之后,临平一小、吴昌硕实验学校、运河小学、崇贤二小等学校积极响应,家长们也纷纷支持,不少同学主动整理出自己干净整洁的秋冬季校服,有的还在衣服里夹上手写的暖心卡片,字里行间满是对石渠“小伙伴”的关心。老师、学生志愿者细心地对捐赠的校服进行分类、消毒和打包,确保每一件衣物都干净卫生。本次共募集校服1400余件,每一件校服都承载着孩子们真诚的祝福,为当地有需要的孩子送去温暖与关怀。
在河北省,立冬包饺情谊深,老邻互助暖人心。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衡水市桃城区河东街道城东社区开展了“老帮老”志愿服务活动。辖区10余名低龄老人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携手,以饺为媒、以爱为桥,为高龄老人们送上冬日里最真挚的关怀与温暖。活动现场,城东社区食堂内,低龄老人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剁馅、调馅、包饺子,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张张薄薄的饺子皮在灵巧的手中翻转,一份份饱满的馅料承载着邻里深情,不一会儿,一排排形态各异、饱含心意的饺子便做好了。饺子煮好后,社区工作人员与低龄老人志愿者两两结对,带着刚出锅的热饺子和满心的牵挂,分组前往辖区9名高龄老人家中进行慰问。每到一户,志愿者们都细心地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老人面前,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耐心倾听老人的心声。低龄老人志愿者熟练地为老人们测量血压,细致讲解冬季养生常识和健康护理知识,提醒老人注意防寒保暖、规律作息。
“谢谢你们专门送饺子来,还陪我说话,我真是太高兴了!”一名82岁的老人握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此次入户不仅送去了物质上的慰问,更给予了老人们精神上的慰藉,让“老帮老”的互助精神在邻里间传递蔓延。据介绍,“老帮老”志愿服务既让低龄老人发挥了余热、实现了自我价值,又为高龄老人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的关怀服务,有效搭建了邻里互助的桥梁,进一步凝聚了社区向心力。
在河南省,近日,洛阳市新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协会走进磁涧镇石人洼村,开展“饺香暖冬文明传承”主题活动,以热气腾腾的美食与精彩的文艺表演为村民送上暖心关怀。活动现场,志愿者早早忙碌起来,洗切食材、调配汤底,有条不紊地准备大锅菜。村民围坐在一起,现场气氛热闹又温馨。与此同时,文艺志愿者现场开嗓,经典豫剧选段轮番上演,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尽显传统戏曲魅力。
志愿者张洪涛说:“在新安,立冬时节吃碗饺子、吃顿大锅菜,是传统的习俗,这不仅能让村民品尝到美味,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作为志愿者,能参与这样的活动,我感到特别有意义。”据悉,下一步,新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继续结合传统节日和民俗特色,开展更多接地气的活动,让文明实践融入日常、浸润人心,让村民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凝聚乡村发展合力。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