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报(任乐晴)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腾讯公益基金会、浙江省民政厅、杭州市民政局支持设立的“深根者计划·杭州赋能实践基地”开班仪式暨由杭州市民政局、杭州市慈善总会(杭州市慈善联合会)承办的“筑底培训”(第一期)活动在杭州举行。
“深根者计划”项目旨在培育一批真正深入扎根基层、服务社区的慈善人才。“深根者计划·杭州赋能实践基地”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确定的社区慈善人才培养片区之一。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致辞中表示,社区慈善是能够得到群众广泛认同,传承邻里互助传统的最好载体,是值得政府与业界、学界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的基础性工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与腾讯公益基金会合作推进社区慈善人才专门培训计划,目的就是通过人才培养促使“立足社区、动员社区、服务社区、提升社区”方针进一步得到落实,引领社区慈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形成可复制的好经验,促进社区慈善发展。他还特别提出,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慈善事业先进地区,其经验值得总结并供全国借鉴。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候任秘书长肖黎明在致辞中表示,选择社区作为着力点,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新修订的慈善法首次明确发展社区慈善,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社区作为贴近群众的单元,是传承互助文化、连接传统与现代治理的重要载体。面对全国近270万家社区组织的能力提升需求,“深根者计划”由此启动。该计划首阶段将覆盖杭州、深圳等8个城市,培养350名懂社区、懂运营、懂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浙江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佘新荷表示,“深根者”之“深”,体现在扎根社区、贴近需求、谋划长远,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基地的未来发展,佘新荷提出三点期望:打造专业化人才培育平台,为全国输送骨干力量;构建跨区域交流平台,促进经验互鉴与创新融合;建设理论与实践融合平台,实现相互支撑与促进。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助理、慈善分会常务副会长彭建梅现场宣读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关于设立深根者计划·杭州赋能实践基地的函》。杭州市民政局局长李一青作了关于杭州社区慈善工作经验做法的报告。
开班仪式后,“筑底培训”第一期正式启动。首场培训聚焦“社区慈善数字化建设”专题,由腾讯SSV技术生态部项目经理余涛主讲,他通过构建“三维跃迁”理论框架,深刻阐释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并展示了典型实践案例。培训的第二个专题聚焦“社区慈善资源的底层认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琼围绕“社区慈善之资源逻辑”展开深度解析,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陈斌主持了现场讨论环节。培训的第三专题聚焦“社区慈善服务的底层认知”,由暨南大学讲师周缘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秘书长刘佑平以及彭建梅三位主讲,蛇口社区基金会“拓荒牛”发展微基金秘书长郑溢雯和湖南湘江新区学锦社区党总支书记梁岳参与分享。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点评”的递进式设计,系统呈现了社区慈善服务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创新。第四专题围绕“社区慈善空间的底层认知”展开,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周俊、民政职业大学教授赵晓芳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员赵文聘分别从不同类型慈善空间的特点与运营展开论述。培训的第五大内容是社区慈善现场考察学习,通过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金鱼井社区的实地考察,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深度融合。考察活动以“共益社区”建设为主线,系统呈现了基层慈善工作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
会议进行了导师分组,明确了后续的大致安排,第一期培训在学员们对下次相聚的热切期盼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