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钟 伟 范拥科)“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激荡新时代慈善动能。湖南省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活动期间,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构建“省级统筹、市州主责、区县落地、全民参与”共治格局——省民政厅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省慈善总会搭建社会协同平台,14市州激活基层抓末端落地。活动累计募集款物价值8481万元,资助2.36万名大学新生,落地2000余个慈善项目,惠及50余万人次。这份“慈善答卷”为全国慈善事业提供了“湖南样本”。
统筹联动:织密“省市县协同网”,激活全域善治动能
湖南省慈善总会作为全省慈善“枢纽平台”,二十三载深耕“爱心改变命运”助学项目,该项目成为推动教育公平的民生标杆。2003年启动以来,累计筹款8.53亿元,助力25.48万名困难学子圆梦,先后获评“中华慈善奖”“湖南慈善奖”等荣誉。2025年,湖南强化资源统筹,联合14市州建立“大数据精准识别”机制,确保善款精准投放。如长沙以“市级配套+社会捐赠”募助学款1500万元,怀化多方整合1386万元,体现“省级搭台、市县唱戏”协同效应。
各市州立足特色打造亮点。湘西州探索“慈善+产业”路径,十八洞村通过“慈善助农”平台促销售增长20%;凤凰县以“慈善+民宿”修缮古城,退役军人李利萌民宿因公益获评“2023携程最受欢迎酒店”,助推少数民族产业振兴。长沙紧扣治理现代化,推出“爱星社”智慧平台,整合67家慈善超市、207家公益组织及2.6万名志愿者,实现需求匹配全流程线上化管理。衡阳连续21年开展“慈善一日捐”,2024年吸引558家单位、6万人参与募款1525万元,2025年在“中华慈善日”期间就募到49万元。常德、郴州、岳阳等地推进慈善文化“五进”(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常德鼎城区设捐赠功能区,汝城县开展政策宣讲与大病家庭慰问,岳阳平江县在红色教育基地发放慈善宣传资料3万余份,让“慈善就在身边”观念扎根基层。
精准惠民:聚焦“急难愁盼”,让善意直抵民生痛点
“慈善不是‘撒胡椒面’,而是把钱用在刀刃上。”省民政厅有关责任人介绍,湖南以精准为核心,推动资源从“广覆盖”向“靶向投”转变。
助学帮扶注入教育公平力量。盲人低保家庭成某涛以656分考上西安交通大学,衡阳“慈善一日捐”精准资助其圆梦,“将来我也要帮别人”道出万余名学子心声。保靖县9月5日启动“久久公益节·小黑板助学金”,筹资25万元帮扶200名困境学生,实施全流程闭环监管——腾讯平台公开明细,三方联审追溯流向。
助老扶幼撑起“幸福伞”。株洲天元区为68名失能老人建“一人一档”,志愿者每月服务。张爷爷感慨:“志愿者比亲人还亲!”芦淞区举办活动,游戏吸引居民参与助残。湘西花垣县“守护计划”走访边城社区,给30户高龄老人送去物资;针对脑瘫患儿,慰问给予每户5000元资助金。全国社区慈善试点娄底街心社区创新“低龄助高龄”模式,9月5日活动现场为5位困难老人发慰问金,探索“社区自治+代际互助”的基层慈善路径。
扶残助残覆盖民族地区。“感谢你们用苗话讲政策,我终于清楚能申请哪些帮扶了!”9月15日,花垣县吉卫镇开展“扶残助残,共圆梦想”活动,工作人员用苗汉双语向残疾群众宣讲惠残政策,解决政策理解障碍,现场发放拐杖、助行器等物资35份,践行“不让一个人掉队”。
文化铸魂:厚植“崇德向善”风尚,夯实慈善群众根基
慈善需要“软滋养”。湖南以文化建设融入社会肌体,推动“人人可慈善”理念的普及。省民政厅联合省慈善总会打造立体宣传矩阵:举办“慈心厚德”主题文化展,编印《慈善法100问》数千册,在长沙核心商圈LED屏集中展示慈善项目,依托小红书、视频号等社交平台推送公益短视频,让慈善政策与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基层宣传接地气。长沙《民生民声》电视栏目聚焦助学等话题,惠及超100万人次;株洲利用430个公交车屏高频投放内容;永州市举行“慈善杯”演讲大赛,让23名选手分享乡村公益故事;张家界邀请道德模范进社区讲慈善故事,有奖竞答吸引120余名儿童,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也想做好事”。
家庭参与传承善风。衡阳石鼓区评10户“慈善家庭”。李先生表示:“一家人行善是最佳教育。”益阳举办“家庭义卖”,200个家庭捐出玩具筹集5万元助社区困难户,8岁的小萌开心道:“我的小熊换了钱,帮爷爷奶奶买棉衣!”这些小故事汇聚成慈善文化大暖流。
长效赋能:构建“可持续”生态,筑牢民生保障长效机制
慈善生命力在于从“节日热度”走向“日常温度”。湖南契合国家“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战略,以制度、平台、监管注入持久动力。制度层面,省民政厅印发《关于推进社区慈善发展的指导意见》,湘潭搭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服务供需平台,岳阳市推动慈善“全年常态化服务”,郴州将“打造‘福城慈善’品牌”写入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衡阳资金监管平台拦截12起不规范申请。
平台创新服务高效。长沙天心区整合42家企业、102家门店资源,运营老年食堂等点位,54支队伍开展“日常服务+定期活动”,发放爱心基金和慈善物资价值超30万元;益阳“益心向阳”项目依托芒果平台开展网络慈善,预计今年吸引10万人次参与,让公益捐赠触手可及。
目前,全省已培育慈善组织821家,年均募集款物价值29.8亿元,帮扶超3000万人次。“湖南慈善不是‘一阵风’热闹,而是‘四季春’绵长;不是‘少数人做很多’的壮举,而是‘多数人做一点’的坚守。”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廖国核表示,未来将以制度为基、文化为魂,让慈善种子在田埂发芽、在家庭扎根,为共同富裕注入“善能量”,贡献“湖南智慧”。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