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广西学子暑期“三下乡”活动交出高分答卷
2025-08-20 07:28:5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彭益舟)暑假期间,广西各高校青年学子深入八桂大地基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挥洒汗水、践行担当。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服务基层,将课堂所学融入广袤大地,为乡村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

科技赋能:为助力乡村振兴添活力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广袤乡村实践,今年7月,广西科技大学“金桔智链,丰收同彩”金桔种植人工智能建设服务队师生深入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各村屯,开展科技助农促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

  实践队聚焦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融安金桔,深入果园,通过实地拍摄收集金桔病虫害图像资料,为后续建立数据库、开发智能识别与防控方案采集样本。

  据悉,实践队围绕先进的金桔种植智慧农业技术,通过技术适配、农户培训与效益验证,推动智能传感技术在金桔种植中的落地应用,解决传统种植痛点、难点。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智绘花乡·香约石井”暑期实践团深入“中国茉莉花超亿元村”——南宁市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开展科技非遗双轨赋能产业振兴实践。

  实践团成员化身“振兴先锋”:特邀专家田间“问诊”开良方,指导农户精准防治病虫害;无人机巡航“扫描”花田,以多光谱数据驱动精准管理;沉浸古法窨制工坊,领悟“温度差一度,香气少三成”的匠心传承;共绘产业振兴蓝图,探讨深加工、集群联盟与农旅融合新路径,从科技破局到非遗活化,每项实践都为茉莉花产业注入新动能。学子们以科技之“硬实力”提升效能,以非遗之“软实力”铸魂产业,为石井村振兴画卷增添智慧亮色。

文化传承:守护八桂大地文脉

  8月2日至3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一路砼行”鲁班志愿服务团16名师生赴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古廨屯、古砦仫佬族乡覃村屯、凤山镇开展以“古建遗韵承匠心 青春聚力传文脉”为主题的古建筑测绘实践活动。

  活动中,团队坚持以测促保,以精准数据锚定历史坐标。通过激光扫描砖雕纹样、无人机同步航拍建模等技术手段,为当地现存的古建筑群遗迹的每一处刻痕、每一道梁架建立起系统的“身份档案”,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公益课堂惠民实践活动,通过扎染、漆扇、榫卯体验及古建筑保护普法、中华诗词中的古建筑解读等特色课程,让群众在指尖与文脉的对话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课堂上,扎染课程的蓝白晕染间,学员们亲手折叠、绑扎、浸染,在棉布上晕开“青出于蓝”的东方美学;漆扇制作中,从髹漆到描金,志愿者手把手教学,让千年漆艺在扇面流转;榫卯体验课上,志愿者用模型演示“不用一钉一胶”的建筑智慧,孩子们在拼接中惊叹于古人“以木为骨”的造物哲学。

  用专业所长普及智慧农业,以暖心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广西高校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学子深耕乡村振兴、厚植文化自信的具体行动。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