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安 迪)当“十四五”的壮美画卷在天山南北徐徐展开,新疆残疾人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5年来,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从城市社区到乡村牧区,新疆残疾人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持续健全,各族残疾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十四五”期间,新疆残联聚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协同多部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补贴标准由80元/月提升至120元/月。全区20.6万名残疾人领取困难生活补贴,21.6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同时,18.9万余名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38万余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9.3万余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此外,11.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
在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方面,新疆残联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分别达到96%和97%,远超“十四五”规划目标。2023年,自治区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办法(试行)》,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将具有新疆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作为补贴对象,将57种基本型辅具产品纳入《补贴目录》,给予实物补贴或货币补贴,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增强了社会参与能力。2025年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将全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由0至6岁扩大到14岁,各类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标准均有提高,对11916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听力、言语残疾补贴由每人每年1.2万元提高到1.92万元。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中央、自治区、地、县四级投入专项资金9734.21余万元,为2.83万余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方案》,针对乌鲁木齐高铁站盲道侵占、无障碍设施损坏等4个问题开展公益诉讼,案例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同时,新疆创新搭建全国首家残疾人智慧停车平台,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流程,切实提升残疾人办事便利度。
为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新疆残联以“铸牢共同体”为主线,开展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残疾人先进事迹宣讲、首届“声音的力量”残疾人朗诵大赛、残疾人文化艺术下基层展演、文化助残能力提升、残疾人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暨创意案例大赛、残疾人乒乓球和旱地冰壶系列比赛、残疾人运动员研学活动等8项主题活动,吸引14个地州、13个民族的2000余名残疾人参与,线上线下受众超125万人次。
在就业支持方面,“十四五”期间新疆残联累计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4.7万余人次,新增残疾人就业4.7万余人。为促进残疾人就业,自治区残联指导各地残联多举措、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
新疆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成为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