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智慧养老让老有所顾
2025-07-28 06:20:2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张迎迎)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其中约3500万失能老人需要长期照护,各地正通过智能硬件、机器人护理、社区互助网络等多种方式,为独居老人构筑全天候保障体系。

智慧科技

构筑独居老人安全防线

  今年5月,重庆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在大渡口区率先筛选了15个家庭作为首批智慧养老试点,创新引入“摔倒报警器、体征监测仪、烟感报警器”三类智能设备,构建起“全天候无感监测、多维度风险预警、快速应急响应”的智慧养老安全体系。

  “以前孩子们总担心我身体不舒服时忍着不说,现在数据实时传送给他们,大家都放心,也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革新社区的83岁独居老人向运吉说,社区工作人员还会定期上门帮忙检查设备,顺便唠唠家常。

  接下来,跃进村街道将深入总结试点运行的经验,加快实现独居老人智能设备全覆盖,让更多老年人在科技加持下安享晚年,打造“风险可预警、处置有闭环、服务有温度”的智慧养老新图景。

  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滨社区为独居老人配备防跌倒毫米波雷达系统,设备24小时实时监测,形成“雷达监测+问话确认+上门救助”的守护模式。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为400余户家庭装上“智能眼”支持远程视频查看、双向语音对讲,为老人筑起一道“隐形安全网”。

社区支持

全天候守护居家安全

  当科技设备预警响起,真正为老人提供及时援助的,是背后高效运转的社区支持网络。

  “孩子在国外,我一个人住,真要是摔着了、犯病了可咋办?连个搭把手送医院的人都没有……”近日,家住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的冯阿姨向北新桥街道反映独居生活的隐忧。这带着焦虑的求助,迅速牵动起街道民生保障的“敏感神经”。

  接到诉求当天下午,北新桥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敲开了冯阿姨的家门,在仔细询问她的日常起居和心头顾虑后,迅速联动贝壳公益基金会,为老人量身打造了居家安全方案——安装语音报警器与跌倒报警器。

  冯阿姨的心事,也成了北新桥街道破解同类问题的契机。据统计,北新桥街道共有60岁以上老人1.5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独居老人300余人、80岁以上独居老人100余人。为有效降低独居老人居家生活的风险,北新桥街道正式启动“银发守护计划”,率先在北新仓、北官厅、民安社区铺开试点,通过专场宣讲会详解智慧守护方案。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多家社区推出的“智护银龄”“云守护”等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了专业服务、社区资源和智能科技,用服务织“安心防线”;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滨清路社区联合里辰科技开发社区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社区+企业”合作模式,为独居老人家中免费安装智慧养老系统设备,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此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科技创新为养老注入了新动能,各地通过智能化居家养老探索,正以科技为笔,以关怀为墨,在每个社区的方寸之间,绘就了“老有所养、老有所顾”的温暖图景。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