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彭益舟)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一直致力于打造“五分钟消防救援圈”和现代化消防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提升。近日,深圳消防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已建成各类基层消防站557座,其中包括103个城市消防救援站和454个社区小型消防站。城市建成区平均每1.7平方公里就矗立着一座“红房子”,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五分钟消防救援圈”。
深圳消防的“五分钟救援圈”背后,是一套精密运转的治理体系。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开始实施《小型消防救援站建设管理规范》,对小型站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作出规范解答。而这些小型站已纳入119直接调度,火警到场平均用时缩减至约5分钟,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作“家门口的红房子”。
在城市的消防安全版图中,小型消防站正逐渐成为守护社区安全的重要补充力量。日前,宝安区石岩街道浪心社区围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在浪心新村开展高层住宅缓降逃生疏散演练活动。此次演练,旨在增强社区居民的应急能力,熟悉火灾逃生技能,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还指导居民使用灭火器灭火,强化“提、拔、握、压”操作要领;物业微型消防站队员演示了消火栓水带快速连接技巧,整个演练过程严格遵循“1分钟响应、3分钟处置、5分钟协同”的应急标准,提升了消防队员应急救援能力。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帅介绍,深圳消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积极打造“防”“救”两套体系,努力探索基层消防治理现代化新路子,以高水平消防安全护航深圳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消防打造了一支实体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消防志愿服务队伍,推动成立全国首个经民政部门批复同意的消防志愿服务组织——深圳市消防志愿者联合会,注册消防志愿者已有19万人,成立全国首个消防志愿服务基金开展消防宣传服务。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