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付婷杨)为传递对特殊儿童的关爱,帮助特殊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增强自信,同时凝聚社会爱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近日,多地围绕孤独症儿童和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组织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传递温暖 关爱孤独症儿童
7月初,天津港保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天津好人”魏巍文明实践工作室、民建天津港保税区基层委员会空港、临港、海港支部,走进滨海新区德耀儿童发展中心,开展“传递温暖 点亮星灯”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课堂,观摩孤独症儿童的个训课和集体课教学,实地参观孩子们的康复训练区与生活区,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校方为志愿者详细介绍了儿童康复的进展,以及中心在康复训练与教育干预方面的探索与成果。课后,志愿者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相互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孤独症儿童的个性化教育策略。
此次活动还为孩子们送去20袋大米、600包抽纸、12桶洗衣液、6份甲醛净、12份空气消毒剂和12瓶洗手液等物资。在传递物质温暖的同时,活动通过文明实践架起社会与“星星的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
关爱护航 守护特殊儿童康复
7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益捷康康复中心举行“自强筑梦 携手同行”公益活动。该活动由包头市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监控技术中心党支部、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包头分公司政企客户部党支部、内蒙古包头建筑工程协会党支部联合主办,包头市义工公益协会及包头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一部协办。
活动现场,20组特殊儿童家庭与特教老师、康复治疗师、爱心组织代表及志愿者齐聚一堂。30余名爱心人士向康复中心捐赠8000元善款及相关物资,用于定向发放给20户困难残疾儿童家庭,为他们送去实实在在的关怀。互动环节中,孩子们在志愿者陪伴下参加趣味游戏,家长们也在交流中获得情感支持与力量。
科技赋能 温暖留守儿童
7月初,由北京中仁慈善基金会发起的“青苗润心 向阳计划”首批心灵伙伴结对仪式举行。在“青苗润心 向阳同行”主题活动中,8对城乡儿童正式结对,标志着这一融合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儿童关爱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紧贴政策导向与现实需求,创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心理服务+安全教育+教育支持”的融合帮扶模式,聚焦留守、流动及困境儿童,致力于改善他们在心理健康、安全保障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处境。项目为受助儿童配备了具备实时语音视频通话功能、紧急求助功能和学习资源推送功能的智能电话手表及平板电脑,为孩子们建立起“心灵专线”,让科技成为传递爱与温情的纽带。
活动中,志愿者家长代表王女士分享了参与此次项目的初心,她特别关注科技赋能的重要性,并表示将联合专业团队开发手表的心灵陪伴模块,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提供持续的心理健康支持。
一次次公益活动,是社会温度的体现。未来,仍需更多力量共同参与,把关怀落到实处,把希望带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