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林 夕)随着2025年高考录取工作的推进,全国各地针对困难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慈善助学项目陆续启动。各级政府、慈善机构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和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困境学子铺就通往高等学府的希望之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公布了专项助学计划,预计总投入将超过去年水平。
甘肃省启动“2025年资助困难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学”方案,对户籍内低保家庭子女、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给予本科10000元、专科8000元的一次性补助,预计安排5900万元资助资金。
湖北省襄阳市民政局、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实施的“襄阳圆梦·圆梦向阳”工程,为在普通高校就读的孤儿连续就读期间每人每学年发放10000元助学金,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次性提供10000元助学金,并设立专项基金助力高三毕业生。
江苏省海安市慈善总会的“情暖学子”慈善项目已持续27年,累计资助困难学子9000多人次。曾经的受助学生刘琴(化名)如今已成为中学教师,她动情地表示:“如果不是市慈善总会的救助,我不会站在这三尺讲台为学生上课。”
据了解,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慈善总会自2010年开展“金秋慈善助学”以来,已累计出资430万元帮助1400多名学子,今年将继续资助100名本科新生。
在广东省,江门市教育局会同江门军分区、五邑慈善会、江门市慈善会等设立“国防优待金”“五邑慈善会高考助学金”“江门市慈善会‘蒲公英关爱行动’”3项社会助学金帮扶项目,以激励该市高三学子奋发进取,帮助困难学生完成更高层次教育,让慈善、互助理念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其中“国防优待金”为优待对象一次性发放5000元;“五邑慈善会高考助学金”资助金额为每人3000元;“江门市慈善会‘蒲公英关爱行动’”优先资助本科提前录取批次的困难学生,资助金额为每人3000元。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高校学生资助补助资金已达13.6亿元,较上年增长3.8%,其中国家助学金标准全面提升,本专科生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通过“隐形资助”系统精准识别困难学生,2024年累计资助3.6万余人次,金额近6000万元。
根据2024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全国普通高等教育资助金额已达2176.42亿元,惠及4495.61万人次。慈善助学不仅缓解了受助学子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塑着受助者的人生轨迹。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这项爱心事业正在形成政府主导、慈善补充、社会参与的多元保障机制,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耀每个角落。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