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刘 练)近日,西藏自治区首家社工赋能基地在拉萨市成立。该基地由拉萨市携手西藏民族大学共同打造,通过创新培育体系与多元服务模式,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群众高度认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西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蓬勃动力。
该基地创新构建多层次、多维度赋能体系,深度融合“基地+高校+社区”三方资源,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西藏民族大学教研团队立足西藏实际,开发本地化实务案例库,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理论支撑;社区实践平台全面推行“师傅带徒弟”制度,成功结对800余对师徒,并组织开展15场次实践活动,加速年轻社工成长;基地联合高校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计划,已分批次培育160余名“全科社工”,实现“高校指导—基地培养—社区实践”的良性循环,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筑牢根基。
在能力培养方面,基地打造“模拟+实训+评价”全链条培训体系,全方位锤炼社工专业素养。依托AI(人工智能)智慧模拟区与XR(扩展现实)仿真体验区,设置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6类复杂仿真场景,让社工在虚拟环境中积累实战经验;积极推动社工深入社区承接服务项目,同时选派60名专职社工赴对口支援省市跟岗锻炼,组织14批共600余人次前往内地先进省市学习交流,拓宽视野、借鉴经验。
此外,基地还根据1200余人次的体验反馈,结合社工与居民评价,持续优化培训内容,创新推出“幸福敲敲门”等工作方法,助力70余名社区工作者成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切实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基地坚持党建引领,精心打造“党建+人才+服务”融合平台,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通过建立群众“需求清单”,精准对接民生诉求,孵化“社区服务联盟”等特色项目;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人才工作室,吸引800余名优秀社区干部、专家等参与,汇聚智力资源;整合多方力量拓展社情民意收集渠道,联合实施特色社工项目,目前已梳理群众需求清单1200余项,解决急难愁盼问题900余件,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西藏首家社工赋能基地的建成,标志着西藏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基地将持续深化创新实践,不断完善培育机制,为西藏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