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尚 洛) “天太热了,扫码进来拿瓶冰水,吹吹空调,歇口气补充一下能量。”6月18日14时,刚忙完午高峰的美团外卖员刘先生,直奔建外SOHO18号下沉广场智能化驿站。这家驿站建有羽毛球区、健身室,外卖员在等单之余,还能休闲健身。
这是北京为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人员工作环境实施的便民举措。随着夏季炎热多雨天气的到来,北京市商务局、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协调整合社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零售及餐饮门店、银行网点、物业等各类资源,建设近9000个工会驿站、“驿港湾”等服务驿站,以覆盖全市16个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服务半径,向家政员、外卖员等群体开放服务。
据了解,工会驿站是市总工会面向家政、外卖等新就业群体、户外劳动者,提供热饭、饮水、充电、休息等服务的场所。目前北京市已建成8000余家驿站,通过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北京工会12351等应用软件(APP)即可查询驿站点位,按需使用。
与此同时,北京市妇联还专门打造了800个“驿港湾”服务阵地,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女性需求。这些驿站提供歇脚、喝水、上网、聊天、问事、充电、舒心、暖意箱等8项专属服务,家政服务员可通过扫描市妇联“暖新码”获取服务地图及各类服务信息。
在北京整体规划中,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是重要环节。今年3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扩大家政服务人员有效供给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到2027年培育30家左右家政劳务品牌,打造3万名专业技能好、服务品质高、群众认可的家政服务人员队伍。“驿港湾”服务驿站的普及,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服务驿站不仅是休息场所,更逐渐成为连接新就业群体与城市社区的纽带。据悉,相关部门及各区将进一步挖掘、对接各类服务资源,为家政、外卖等城市公共服务人员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服务,保障居民生活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