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尚 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智能装备推广应用,加强数字技术赋能,各地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乡村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形成“技术有支撑、生产有标准、销售有渠道”的乡村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精准服务助力群众增收
夏日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坝镇城近村,千亩西瓜种植基地绿意盎然,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开展田间管护工作。“我种了30多年西瓜,今年在科技特派员指导下试种的10多亩富硒西瓜,4月初定植的瓜苗,现在长势特别好,预计6月下旬就能上市。”种植户何吉寿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满脸笑意地说。
民勤县科技局副局长黄淑萍介绍说,今年全县科技特派员深入各镇开展科技服务活动30多场次,培训群众5000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5000余份。同时,在县融媒体中心开办“绿洲科技”讲座13期,让科技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悉,目前,大坝镇的富硒西瓜已形成品牌效应,不仅占领了本地市场,还远销兰州、西宁等地,西瓜产业真正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科技特派员团队逐户走访,用通俗的语言和鲜活案例解读机肥推广技术原理,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更节省了处理费用,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科技特派员赴五常市开展服务对接活动,在冲河镇,特派员结合当地中草药种植现状,从选种到田间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定制化”技术方案。
技术培训助力提升技能
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小池镇,科技特派员黎章健、潘彩虹等为小龙虾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从养殖技术优化到分拣包装标准化,再到电商渠道拓展。如今,该镇小龙虾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万元,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
“多亏了戴技术员的指导,现在产蛋率稳定了!”黄梅县星辉蛋鸡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感慨。
据悉,黄梅县科技特派员通过“理论+实操”“课堂+田间”的培训模式,已举办技术培训15场,培训农民41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30份。从龙虾分拣标准到电商营销技巧,培训内容紧贴农民需求,助力传统农民向高素质农民转型。
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邀请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科技特派员陈继峰教授走进禾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围绕生物菌剂技术开展专题交流活动,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引导全区4000多名科技特派员走进农业生产一线,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助农增产增收。
当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与田埂上的需求相遇,当城市科技人才与乡村能人携手,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科技特派员播下的种子,正在中国广袤乡村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