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曾宪斌)近日,北洋园里的一间会议室温情弥漫,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专家叶声华教授,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和弟子们的搀扶下缓步登台。一场特殊的生日贺礼正在上演:叶声华的弟子们共同捐赠1000万元设立“天津大学叶声华教育基金”,并追加200万元注入其2014年创立的“叶声华奖学金”。这笔总额1200万元的捐赠,既是对恩师91岁寿辰的献礼,更是一场跨越六十载的育人精神传承。
2014年,时年80岁的叶声华院士将刚获得的“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与弟子们共同创立“叶声华奖学金”,旨在奖励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优秀研究生。10年间,该奖学金覆盖了29所高校,评选出101名获奖者,每人1万元的资助成为全国仪器学科最高荣誉的象征。今年,弟子们在此基础上追加捐赠,将奖学金总额提升至300万元,并新设教育基金,进一步支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老师总说,‘做教师的这辈子,想做的和在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现场一位校友回忆道。叶声华在捐赠仪式上动情表示:“现在年纪大了,做不了实事,但支持学生是应该的。”这番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一位科学家对教育事业的赤诚。
1934年出生于湖北沙市的叶声华,是我国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领域的开拓者。20世纪70年代,他将激光技术引入精密测试领域,开创了激光光电测量方向,为我国高端装备数字化制造奠定了基础。从教60年来,他培养的178名研究生中,涌现出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0余名国家级人才及30余位教授、研究员。其领衔的“激光及光电测试技术教师团队”于2023年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邾继贵教授正是他的得意门生。
“做有用的研究,做新的研究”是叶声华的科研信条。他常教导学生:“科研要瞄准国家需求,既要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敢于突破创新。”这一理念深刻影响着他的弟子们,推动他们在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此次捐赠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一场精神传承。在仪式现场,多位校友提及叶声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栽培。“老师常说,做人要海纳百川,贵在诚信;做事要认真负责,贵在坚持;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贵在创新。”一位学生回忆道。“师者如光”,如今,这份精神正通过“叶声华奖学金”和“教育基金”持续传递,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科研。
对叶声华而言,91岁生日收到弟子们精心准备的“礼物”,或许比任何荣誉都珍贵。从青丝到白发,从实验室到讲台,这位科学家用毕生心血浇灌出满园桃李。而弟子们的反哺之举,不仅是对恩师的敬意,更是对“科教报国”精神的接续传承。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