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文昱洲)日前,贵州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完善互联网慈善培育、监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为全省互联网慈善发展提供遵循。这是全国首个省级民政部门出台的互联网慈善发展政策性文件。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慈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2016年到2023年,累计超过510亿人次参与了互联网慈善活动,共募集善款350亿元。但互联网慈善事业尚有很大发展和提升空间,加强规范监督,才能推动互联网慈善事业行稳致远。
《指导意见》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贵州省慈善事业发展实际,着力提升全省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能力,拓宽慈善资源汇集渠道,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发展,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多元化、数智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指导意见》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
——培育互联网慈善多元化主体。通过大力发展慈善组织、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搭建基层慈善平台,培育、建立和发展省、市、县、乡、村五级慈善工作体系,丰富拓展互联网慈善参与主体。
——积极拓宽互联网募捐渠道。包括加快建设贵州全省互联网慈善管理平台,全方位推进信息公开,数字化开展慈善活动管理;加快建立互联网募捐协作机制,统筹整合慈善力量和资源,形成互联网募捐的工作合力;积极拓宽互联网募捐合作渠道,支持慈善组织利用公益平台募捐,提升互联网慈善流量和捐赠转化率。
——加强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能力建设。要求每个慈善组织至少培养1名互联网募捐骨干人才,省级慈善组织要建立互联网募捐专家和志愿者团队;提升互联网募捐项目设计能力,进一步推动慈善募捐从线下走向线上、慈善帮扶与政府救助有效衔接,更好满足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等多层次、多样化、差异性救助帮扶需求;提升互联网慈善宣传推介能力,多渠道宣传推介互联网募捐项目,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加强互联网募捐监督管理。强调组织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健全完善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公开募捐活动;将各级慈善组织“互联网+慈善”项目募捐资金监管列为社会组织抽查审计、执法监督、年报年检的重要内容,实施动态监管和跟踪检查,加强互联网募捐项目资金管理;支持捐赠者、受益者、志愿者对互联网募捐项目进行监督,保障捐赠人对捐赠财产使用情况的知情权,着力提升互联网募捐活动公信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