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社会组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用显著 落地河北帮扶项目5000多个,涉及资金约21.88亿元
2024-04-24 10:30:4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任乐晴)6300多家全国性及京津冀社会组织共落地河北省帮扶项目5000多个,涉及资金约21.88亿元,覆盖河北省62个开发重点县,受益人口达280多万人次;三地1000多家基金会近三年在京津冀开展慈善活动……据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展示交流会的公开数据,三地社会组织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2014年以来,京津冀社会组织在民政部及三地民政部门指导下,在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助力雄安新区建设以及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协作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省市民政部门开展合作,在近30个领域签署了专项合作协议,深度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地了一批公益项目,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转化了一批创新科技成果,助力转移了一批非首都功能企业。

  三地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6300多家全国性及京津冀社会组织共落地河北省扶贫项目5000多个,为河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投身研发一线,科技类社会团体搭建服务平台、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基金会集聚创新资源,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三年,约300家基金会支持、开展了600多个科研项目;赋能产业升级,三地行业协会商会携手推动促成千余家石材经销商、服装批发商向河北、天津转移落地,加强重点平台建设,助推区域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接服务网络,15家社会组织成为京津冀产业链“知网工程”首批合作单位。

  三地社会组织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京津冀区域行业规范发展、长远发展,近两年,15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签订新一轮专项战略合作协议、意向书,在家政服务、教育装备、绿色发展、电子信息、注册会计师等50多个行业领域深度开展合作;开展“百家社会组织雄安行”,吸引全国性社会组织将注册地及重点项目落户新区,扶持雄安新区社会组织高速成长、规范发展,登记注册各类社会组织645家;三地民办养老机构、教育机构、医院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服务为三地群众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1000多家基金会近三年在京津冀广泛开展慈善活动,用公益服务传递人间大爱。

  2024年,京津冀三地社会组织将继续开展积极对接。目前共有144家社会组织计划开展京津冀协同活动项目意向184个,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公益慈善和论坛推介、赛事活动、团体标准、研讨培训、调查研究等方面,其中9个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