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文昱洲)4月14日,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召开二届一次会长办公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研究2024年工作思路,持续推进省慈善联合总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裘东耀从“弘扬慈善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立足扶弱济困 巩固脱贫成果”“发挥慈善作用 推进社会保障”“践行志愿精神 传递文明之光”“参与社会治理 共建美好生活”“助力第三次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6个方面带领参会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的有关内容。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秘书长蔡国华从“慈善法的修改背景及意义”“慈善法修法历程及体会”“慈善法新修改的主要内容及历史进步”“贯彻落实新的慈善法中应继续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4个方面,传达了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在浙江工商大学主旨演讲的有关内容。
参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2023年工作情况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讨论稿)和《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2023年度资金收支情况和2024年度资金收支计划》(讨论稿)。
会议指出,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于《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了《在慈善中积累道德》一文,提出“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慈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慈善事业是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生动实践、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救助制度和兜底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是我国经济制度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第三次分配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二要注重宣传引导,积极弘扬培育现代慈善理念和文化。慈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也是全世界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不仅要依法依规做好慈善工作,还要注重慈善文化的宣传推广,不断扩大慈善文化的受众面和影响力,使慈善价值观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慈善大众化、生活化,形成人人可慈善、处处做慈善的良好氛围。三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慈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专职慈善工作者是发展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严格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务纪律、生活纪律,加强学习、齐心协力,共同树立良好的慈善形象。
会议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浙江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新的一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共同富裕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全省慈善事业发展大局,按照强化政治意识,扛起慈善事业新使命。要强化服务中心,提升慈善事业新效能;要强化守正创新,开拓慈善工作新路径;要强化协调联动,完善慈善事业新格局;要强化宣传引领,推动慈善文化新发展;要强化内部建设,树立慈善事业新形象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丰富慈善参与渠道、推进项目提质增效、深入推动行业赋能、加强弘扬慈善文化、构建新型慈善体系,为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服务民生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上贡献新的慈善力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