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赵珊霄)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带来了《关于鼓励社会资本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议》等多个议案。他建议,要加大农村各类资源配置,缩小城乡资源差距;要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村企联建发展局面已初步形成,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朱小坤经过调研发现,即便是乡村环境改善了,交通便利了,但受乡村产业多属于传统制造业的限制,加上发展机会少、空间小、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子女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等多重影响,很多农村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特别是优势人才仍大量流向城市,年轻人少,加上人才匮乏成为影响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区更加严重。
朱小坤认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首要任务是要让农村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以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来留住农村年轻人,留住人才发展农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首先,要加大农村各类资源配置,缩小城乡资源差距。例如,目前因为乡村教育资源与城区教育资源差距大,导致农村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子女转入城区上学,有的乡村学校正式编制教师少,临时工多,教育资源不足。所以要进一步配套,包括发展机遇、发展空间、教育资源等。
其次,要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朱小坤指出,要坚持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为根本的同时,鼓励更多的乡村企业加快转型,实现产业实体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发展,让更多的社会资本下乡,出台社会资本下乡专项政策,给予乡村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优先入市权。
此外,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同样势在必行。统计显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每月水、电、气开支费用至少100元,全年累计1200元;三高就医2000元,去掉报销30%,支出1400元。加上柴米油盐、人情世故,目前的生活保障远远不够。
对此,他建议,要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增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特别是门诊报销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长10%,使报销比例提高到80%—90%,确保看得起病。
而作为年轻一代,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他们有意识地成为独身主义者、丁克一族,乡村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这些现象必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所以,朱小坤建议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提高生育补贴力度。
责任编辑:csgyb2